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婺源
李坑景区
婺源印象及李坑江湾

原计划端午节当天游篁岭和望仙谷。但婺源这几日进入了梅雨季,上午的雨还不小。望仙谷两个半小时山路车程,这天气有点给司机添麻烦。因此换成了李坑、江湾、篁岭的婺源东线游。事实证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婺源在以前属于安徽管辖,承袭徽派文化。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油纸伞。密密的山林,丛丛的茶树,竹木雕家具等木材加工的巧匠、制茶制酒的大师频出,两三百户的小村总有好几位非遗传承人。河流水道遍布,作坊生产出来,可以快速地转运,于是又有了走向远方的徽商。商人的地位不高,封建时代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但是有钱啊。一级台阶的窄门,可以夹两块金丝楠木,灰砖黛瓦,可以精雕细刻八仙群像。
李坑,有村民自荐导游,带着逛一逛村子和古宅,后来发现每个村子都如此。不过,请导游还是有必要的,否则北方人文化差异太大,又不像博物馆有展品名牌。
先参观村口的老樟树,据说村民的孩子如果身体不好,会过继给老树保平安。突然想起最近听的新评书《民调局异闻录》有一段将孩子过继给吕洞宾的故事。我们山西老家没听过类似的习俗,看来也是南方人的传统,当然历史上几次士人南迁,南方人的传统更有可能是历史上汉民族的传统。
当地人管小河叫坑。李坑就是李姓为主的小河很鲜明的村子。和后来的江湾、思溪延村相比,李坑的水道最宽,红鲤鱼最大最多,站在小桥上,拍出来的照片,翻过来看倒影,就像是人站在天空之桥上。如果是小情侣,可以拍个鹊桥相会的小电影。
李坑景色很美,可以写诗、可以绘画,小孩子还可以游泳锻炼体魄,因此是个文武双全的村子,文出过不少文士,武则在南宋时中过武状元。
江湾是5A级景区。一进村就是萧江氏的祠堂。所谓萧江,就是由出了萧何的萧氏改姓的江氏。北宋的时候,江氏八世祖江敌带着族人迁居到这里,江氏迅速发展壮大,成了江湾的第一大姓氏。后代也是名人辈出,如抗倭英雄江一麟官居户部侍郎,也是响当当的高门大户。
还有个关不拢的门,家里世代经商,说是啥时候出了当官的,啥时候才官(关)上。但这家始终没官上。
出江湾村要走乡贤园。园子景致不错,还能办水上婚礼,有历代江姓名人的塑像。还有婺源民俗的展馆,傩戏,龙灯,大席等等,娃在李村买了旗袍,在江湾配了同色系油纸伞。
8天前2024-06-11
10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