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济南
山东博物馆
点点星光 汇聚成史—山东博物馆(二):禮运东方
山东博物馆的特展“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虽然主办单位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但是却展出了来自全山东50多家文博单位的465件文物,其中有将近一半是一级文物,可以说是用“禮”为线索集合了全山东精品文物,真是蔚为壮观。
展览共分“日出初光,饰節以禮”“海岱惟青,玉禮四方”“王禮在鲁,天下久传”“俾侯于鲁,炜炜煌煌”“高山仰止,登泰观海”“称工北朝,东方微笑”“图画天地,碑传干古”七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示,始终一脉相承之中华文明的东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
缓缓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蛋壳黑陶高柄杯”(图1、2)。其杯身薄如蛋壳,色泽黑亮均匀,结构对称,轮廓圆润,空灵而又静默地伫立在序厅中央,似在无声地传递着山东古代文明的古朴典雅、浑厚庄重。造型灵巧,口沿最薄处不足0.2毫米。腹部饰锥刺状镂空纹饰,腹部内有一陶球,摇之有声。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在造型艺术上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是史前制陶业巅峰时期的产物。
九旒冕(图3)于1971年山东邹城明鲁王朱檀墓出土,冕体为用细竹丝编制成六边形的网格状冠胎,表面敷罗绢黑漆,多已脱落。冠前后分别镶一倭角长方形金饰框,两侧有梅花金穿,贯金簪。綖板外裱糊一层黑纱,已脱色。九旒,旒贯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石珠。板下有玉衡,衡两端有系绳孔,下各悬充耳,充耳为青玉圆珠。鲁王朱檀的这件亲王九旒冕,是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可以说填补了历史文物的空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览陈列了众多出土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黑陶神秘精巧,彩陶图案精美。
红陶兽形壶(图4)以家畜为造型,在先进的制陶工艺下所创作出来的。因其独有的造型以及丰厚的内涵,被评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战国青玉璧(图5)直径30.9厘米,这么大的尺寸非常罕见。器扁平,圆形,有两道绦纹将表面分为三个区,内区为三组双尾龙纹,中区是浅浮雕谷纹,外区饰五组双尾龙纹。
奉天诰命盒(图14)为孔府旧藏。木雕鎏金,中为竖方蓝匾,上书满汉双语“奉天诰命”。整体由底座、内盒、外盖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式,其上饰有卷云纹。正面有五龙,两侧与后面四龙,共九龙。此盒技艺精湛,装饰繁缛,富丽堂皇,专为保存皇帝圣旨之用,不仅是孔府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的佐证,也是中国古代皇家仪范和气度的象征。
竹节柄铜汲酒器(图18、19)是战国时期的文物,据说全国只有三件,由龙首衔环、竹节形柄、花蕾状球形底三部分构成,中空,底部和柄上各有一个孔。
它巧妙地利用了大气压原理取酒,这比1654年欧洲的马德堡马拉铜球实验要早了一千多年。
#就是爱看展 #周末去哪儿 #休闲好去处 #博物馆奇妙漫游 #城市人文手记 山东博物馆
8天前2024-05-21
9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