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为“桑堪比迈”,中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将此节称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是傣历的新年。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此外,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也有流行。
泼水节起源于波斯的泼寒胡戏,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印度、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逐渐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节期因族、因地而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的4月中旬,即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历时3至7天不等。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山上采集鲜花和树叶,傣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人们清早起来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人们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同时伴随着放高升、赛龙船、赶摆、诵经、跳孔雀舞等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活动。2006年、2008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傣族泼水节分别被录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德宏州文化馆等保护单位。
西双版纳·云南
8天前2024-06-18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