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长子
法兴寺
法兴寺|十二菩萨造像之冠
法兴寺,位于长治市长子县翠云山上,长子县因唐尧封其长子丹朱于此而得名。
法兴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初名慈林寺(原址位于慈林山西坡),北宋时改为法兴寺。20世纪后,因寺基下陷,整体搬迁至现址。
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山门、舍利塔、圆觉殿、毗卢殿层层升高,比较独特的保留了前塔后殿的布局。
石舍利塔:
传说因李渊第十三子元懿任潞州刺史,赠法兴寺舍利子,所以建此石塔于高台之上。塔为方形,形制罕见,外形似殿,二层重檐,塔心室装饰莲花藻井。
圆觉殿:
法兴寺正殿,北宋始建,现存建筑缺少古意但殿内的彩塑均为宋代原物。殿内中心佛坛为主尊释伽牟尼,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伽叶消瘦的面庞以及悲苦的表情,是这一组中心塑像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佛坛四周还雕刻有许多图案,均为北宋遗存
东西次间的塑像不是常规的十二圆觉菩萨,而是佛教中的“十地菩萨”和“等觉”“妙觉”,指的是成佛所需经历的最后十二阶段佛相。这十二尊菩萨造像的形体、五官相貌都高度和谐,但每一尊单独观看又发现有神态、手势、服饰的区别,其中的变化非常值得品味。
个人最喜欢的是东次间第四尊思维菩萨像,整体头部微扬,但目光下垂,若有所思,双唇含笑,右手轻柔的放在右膝上,左手抬起,靠近颊边,飘带自然垂落,非常有意境。
西次间第四尊双手合十菩萨是十二菩萨中唯一完好保存了宋塑所有原物的造像,十分珍贵。
在中心佛坛的背面还有一尊倒座观音及二胁侍,观音的裙带衣纹,表现的非常细致,整体呈现非常亲切温和的气质。
毗卢殿:
清代悬山顶,屋脊上的琉璃构件为明代遗物,塑像虽为现代作品,但也算佳作。
燃灯塔:
唐代石雕中的精品,基座刻有十二神兽,须弥座壶门内有浮雕六伎乐,是国内现存燃灯塔中最精美的一座。(可惜玻璃罩子太反光了)
其他遗存:唐石塔5座,元石塔1座
实用信息:
时间:9:00-17:00
门票:15元
#携程旅行定制
8天前2024-06-18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