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西安
陕西历史博物馆
重返长安的珍宝
#"中华第一灯"亮相陕西历史博物馆
长信宫灯,这盏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青铜鎏金文物,不仅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著称,更因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流转轨迹而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从出土于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到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长信宫灯一直是历史与艺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关于长信宫灯的主人,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然而,通过对其上九处铭文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逐渐揭示出它的铸造和流传历史。宫灯最初可能是在西汉都城长安的皇家工场铸造而成,最初服务于长信宫的浴室,那里是西汉皇后和皇太后的住所。这表明,从一开始,长信宫灯就是皇家贵族使用的珍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盏精美的宫灯似乎被移动到了皇家寝宫,并由内者这一由太监组成的小型机构负责管理。这进一步证明了它在皇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公元前150年左右,汉景帝(或其母亲窦太后)将宫灯赐予了他的长女阳信长公主。这一事件标志着宫灯从皇室内部的一个场所转移到了另一个重要的皇室成员手中,也反映了它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几年后,阳信长公主又将宫灯赐给了她的同父异母弟弟中山靖王刘胜。这一赠予可能是为了庆祝刘胜与窦绾的婚礼,再次体现了宫灯作为珍贵礼物的特殊地位。窦绾去世后,宫灯被放入她的主墓室,陪伴她长眠地下。直到1968年被发掘出土时,虽然它的部件因地震而散落,部分因渗水而腐蚀,但其整体结构和精美工艺仍得以保存,向世人展示了西汉时期青铜鎏金工艺的辉煌成就。
作为一盏随葬灯,长信宫灯可能还具有祭祀用途。在古代社会,随葬品往往被视为帮助往生者灵魂通往极乐世界的媒介。因此,长信宫灯在窦绾的墓中可能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往生者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总的来说,长信宫灯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西汉时期青铜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更通过其流传轨迹和铭文记录,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皇室生活的细节和社会文化的风貌。它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们对这盏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文物产生了更多的敬意和敬畏之情。
7天前2024-06-19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