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鹿邑
太清宫
九龙井
九龙井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老子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邑太清宫遗址太极殿东,旧传九龙井共有九口。今仅存两口,并口用青石板覆盖。今存九龙井口以上青石刻成的清宫遗址太极殿东,旧传九龙井共有九口。今仅存两口,并口用青石板覆盖。今存九龙井口以上青石刻成的并口饰件(也叫做井头)一件,存放于太清宫院内。该饰件为一块完整的青石雕蛋而成,高52厘米,厚23厘米,内径50厘米,整体为圆形覆盆状,上小下大,通体阴雕六条竖线,把饰件(其作用同栏杆)分为均等五部分,呈花瓣形,外表高浮雕九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史书记载:东晋伏滔的《北征记》,文中首次出现了"老子庙(今鹿邑太清宫)有九井,且水相通"的记载,时间大概发生在公元376-396之间。此后,南朝刘宋(420-479年)初年的郭缘生,在《述征记》也有"老子庙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皆动"的记述。
北魏,郦道元(466年~527年)在《水经注》中,不但有九并的记载,还为人们指明了九井的具体位置一一"庙东院中"。
明成化《河南总志》:“鹿邑县太清宫太极殿东,老子所生之地,东有九井,各有龙吐水,以浴圣体。”又说:"有东西二井,俱在鹿邑县太清宫左右,昔老子炼丹井也。"《鹿邑县志》引明代刘昌诗七首,其《太清宫》云:“毫西五十里,古有太清宫……迹见井边龙……"井,即指老子生时九龙取水之井。清康熙《鹿邑县志》中有鹿邑“八景”诗,其中一首“秋高龙井月孤园”。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集古录》均记载太清宫有九井,还曾用井水煮茶;贾善翔《犹龙传》更明确指出:"龙出之地,因成九井,于今在卫真县(今鹿邑县)太清宫也"。
明代,《寰字通志》《大明一统志》在开封府并泉系列中记载:"九龙井在鹿邑县东皋乡,世传老子诞生之地,其侧又有东西二炼丹井"。
至此,明代以前史书除《赖乡记外》,都一致记载今鹿邑太清宫前宫有九龙井。到了民国,谭戒甫先生在《古史辩》考证《水经注》时,还绘出了当时老子庙布局图,而九龙井就标注在当时的老子庙东﹣﹣与今天鹿邑太清宫太极殿东侧的九龙井遗迹位置正好对应。
太清宫门票价格:成人60元/人(每月初一、十五为10元/人)
开放时间:8:00一17:00
7天前2024-06-20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