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伦敦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神秘的95号房间,藏着最美的中国瓷器
大英博物馆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33号展厅(中国馆)外,还有一个神秘的“95号房间”,那里藏着最美的中国瓷器。
95号房间在大英博物馆的三层,其实就在“中国馆”旁边,展厅不大,却展藏着许许多多的中国瓷器珍品——这里又被称为“中国瓷器馆”,既有举世闻名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又有有着“雨过天青云破处”美誉的宋朝汝瓷;既有曾经拍出过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同款,又有清朝御制款的珐琅彩珍品……林林总总共有1000余件中国瓷器珍品,门类齐全,工艺水平极高,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堪称集合了“半部中国陶瓷史”的房间,里面的文物几乎都来自于一个人的收藏——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所以95号房间又被称为”大维德瓷器展厅”。
1892年,大维德在印度孟买出生,家境优渥,家里开的有贸易公司、纺织厂,甚至还有银行。
在一次在朋友家中见到了一只中国瓷瓶之后,大维德就迷上了这种来自东方的艺术珍品。1914年时,大维德就开始在伦敦从经营中国文物的公司手里频繁购买中国瓷器。为了进一步研究,他还自学了中文,并系统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而且颇有造诣。
10年之后的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了紫禁城,而这一年,大维德来到了中国,这时他已经在收藏界颇有名气了。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大维德还参与了在故宫举行的宫廷艺术珍宝展的设计。而到了1927年,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清朝末代皇室抵押在那里的内府珍宝,大维德抓住了这个机会,经过多次的谈判,获得了40多件瓷器——大部分都来自于宋朝名窑。
因为获得了这40多件珍品,之前已经小有名气的大维德在收藏界名声大噪,他也继续广泛地在中国各地购买瓷器藏品,成就了自己庞大的中国瓷器收藏。
在95号房间的入口处的展柜里,陈列着大维德最为珍贵的瓷器馆藏之一——宋朝汝窑瓷器。
根据记载,目前有记录传世的宋朝汝瓷不到70件,是宋代“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窑中存世最少的一种。收藏最多的台北故宫也不过21件,而在这个展柜里就有7件,包括乾隆御题汝窑碗、刻花鱼纹洗、葵口盏托、三足奁式炉、水仙盆、浅碟、瓶各种器型,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叹为观止。
1953年,大维德将全部藏品捐赠给伦敦大学,并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1964年,大维德去世。到了2007年,由于运营成本的压力,伦敦大学将所有藏品转移到大英博物馆,开始了长期“借展”,这也就是95号房间“中国瓷器馆”的来历。
#月度专项计划
7天前2024-06-06
1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