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Sterkfontein DMA
民俗文化村
壮族绣球文化“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关于“三月三”的来历,各个地方也是众说纷纭,但一样的都是以各种方式纪念始祖的美满婚姻和繁衍后代的功绩。
“三月三”抛绣球的由来
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抛绣球是壮族人民最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当时人们在作战和狩猎中会甩投一种用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到了宋代之后,就变成了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飞砣”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绣球。现在的“三月三”抛绣球,更多的是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
壮族抛绣球的习俗
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在宋、元时代的时候就有了,不过到宋代,它逐渐变成了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在每年“三月三”歌圩的时候,男女青年会分成两方,拉开距离对歌,姑娘们会向意中人抛去绣球,接到绣球的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礼物抛给女方,若姑娘收下礼物,就说明接受了追求。
如何制作壮族绣球
绣球一般都是姑娘亲手缝制的,十分考验绣花能力,在缝接三角梭形的时候,每个大小要平均,这样完成之后绣球才会圆,等做好绣球之后,还要用彩带编织成立体的图案缝在绣球上,绣花的内容有花鸟、动物、文字等。
7天前2024-06-20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