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象山
方家岙村文化礼堂
夏日乡村风景线,墙头村、溪里方、方家岙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方家岙村,地处大雷山石鼓岭下的山岙内,有方氏隐居于此,故名方家岙。

岁月变迁,现在方家岙村的第一大姓是欧姓,另有蔡、杜、朱、蒋、张等多姓人家和谐共居,村庄规模庞大。
近年来方家岙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上榜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了乡村旅游目的地。

村里的方氏人家,是方孝孺从弟方伯礼后裔。
方氏原居河南,后裔分迁至安徽歙县,唐代时出了个大诗人方干,后裔再迁浙江桐庐,宋代时,第七世孙“二四府君”方泊迁居明州象山,再迁宁海缑城里,即现在的宁海县大佳何镇桃花溪畔,称为溪上方村。
明代初年,溪上方村已经成为了近千人聚居的方氏大村。

方氏中的方炯元,长子方克勤生三子,方孝闻、方孝孺、方孝友。
方炯元的次子方克勉,生子方伯礼,中进士,官至御史,公元1385年迁居象山大雷山下,娶欧氏为家,成为了方家岙村的方氏始祖。

公元1382年,方克勤的二子,博学多才的方孝孺经人引荐,受到了朱元璋的接见和赞赏,并且推荐给了皇太子朱标:“此庄士也,当老其才以辅汝”。
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意外因风寒病死,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
公元1399年8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由,发动兵变,史称“靖难之变”。
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攻下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听从谋士姚广孝的意见,拟召用方孝孺,并且请方孝孺拟写即位诏书。
方孝孺拒不服从,因此招来了株连十族之祸。

包括方孝孺的同学和老师在内的十族人员,有记载的遇害人数就有870多人,入狱和流放者,难以计数,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株连十族惨案。
方孝孺的老家溪上方村,没来得及逃跑的人员,全被诛杀,房屋也被焚为废墟。
上世纪六十年代,溪上方村原址被改造成为了农田。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改造的推进,旁边溪下王村逐渐有村民越过桃花溪,在原来的溪上方村的地盘上,修建了新居。
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六百多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

居于象山方家岙的方伯礼一家幸免于难,长子方仁五,世居方家岙,早期称为方家园,即现在的方家岙村瑞安桥西侧的方氏聚居地。
次子方仁六,迁居象山昌国卫。
三子方仁七,迁居旁边的大雷溪与小溪坑之间,逐渐成村,称为溪里方村。
墙头镇墙头村、溪里方村、方家岙村,夏日乡村旅游风景线。

方家岙村的第一大姓欧氏,原居福建,北宋仁宗赵祯当政时期,福州人欧大都,任明州录事参军,致仕归隐,迁居象山西乡伊家山,易名欧家山。
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1368年期间,欧诚、欧垚从伊家山迁居大雷山下,发展较快,不仅是方家岙村的大姓,也是墙头镇的大姓,还是象山四大家族之一。
象山曾有民谣,“东乡萧家咯谷,西乡何家咯竹,墙头欧家咯屋,昌国卫俞家咯福”,说的就是象山历史上的四大家族:萧家,何家,欧家和俞家。

方家岙村,村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桥古迹,花园般的新农村,仿佛从古典故事中姗姗而来。
瑞安桥,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二年,即公元1817年,至今已经两百余年。
桥拱由乱石铺筑而成,桥面由鹅卵石铺就,细阅这座石拱桥,仿佛翻开了一本历经数百年的书,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村后的方家岙水库,如山中碧玉,更添风景。
村中建有烧烤区和露天游泳池,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云集,大人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撒欢,尽享悠闲时光。

欢乐乡村行,谁又知,历史上血雨腥风的家国史。
#月度专项计划
6天前2024-06-21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