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寿县
寿县古城
寿州古城•靖淮门,寿县人的幸运之门
现在的寿县古城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重筑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内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宋代城墙。

寿县古城有四座城门,即北门靖淮门、南门通淝门、东门宾阳门和西门定湖门,南门和西门都是近年来在原址恢复重建的城门,东门和北门则是完整保留下来的宋代古城门,所以游览寿县古城的时候,一定不能错过东门和北门。

寿县古城北面不远处就是中国著名的河流淮河,靖淮一名即源于此。从传说中淮南王刘安修道成仙的八公山往南约2公里便是寿县古城的北门。

和东门宾阳门一样,北门靖淮门也由城门、城楼、闸门、雉堞和瓮城等几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东门的出口方向朝东,北门的出口方向朝西,据说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洪水进入古城。

靖淮门的悠久历史不但体现在城墙上面的斑驳城砖和长满的蒿草之上,还体现在门洞下面的青石路面上,被磨得光滑的青石路面不但能够映照出人的影子,也映照着这座古城的千年沧桑历史。

在靖淮门门洞内,有一块刻有汉字的城墙砖,仔细观察,发现上面刻写的是“许都统造”几个字,许都统即南宋嘉定年间建康都统许俊。据《寿州志》记载,南宋嘉定年间,都统许俊重建寿州城,所以这块城墙砖应该是南宋时期的城墙砖,这也证明了靖淮门属于宋代城门。

城楼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一块刻有“靖淮”二字的牌匾,在瓮城的出口处同样也刻写着“靖淮”二字,据说这都是清代的遗物,明代时寿县古城的北门并不叫靖淮门,而叫清淮门,可以从明嘉靖年间的《寿州志》中找到记载:
……门有四,东曰宾阳,西曰定湖,南曰通淝,北曰清淮。各有月城,上有楼……

明嘉靖年间的《寿州志》应该是最早版本的寿县地方志,后来清代重修的地方志中,清淮门已经变成了靖淮门。很有可能是嘉靖年间为了避讳,将“靖淮”写作“清淮”。

其实靖淮门还有一个名字。在靖淮门的门额处有一块匾额,上面刻有“圵门”二字。很多字典“圵”的读音是“dàng”,意思是高田或者高地。《宋本玉篇》中记录的“圵”字的读音为“tánɡ”,据说苏北一带的方言称水边高地就叫“tánɡ”。还有人认为,这里的“圵”其实是“北”的异体字,圵门就是北门,因为靖淮门本来就是寿州城的北门。

这座古朴沧桑、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门已经成为寿县古城历史沧桑的见证者。

因为它的存在,寿县古城中的百姓在战火和洪水面前都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这座城门也成为了寿县人的幸运之门。
5天前2024-06-22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