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承德
承德博物馆
河北承德三日承德博物馆④承德通史展(文明·交流,融合·发展—
河北承德三日承德博物馆④承德通史展(文明·交流,融合·发展——
和合承德从远古走来)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自古即有“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之誉。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众多北方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多种文明交流融合。展现出一幅色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百年的山庄文化。纵贯古今,昭育后人。

塞北古地 民族交融——多元文明的形成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NORTHERN CHINA
EVOLUTION OF DIVERSIFIED CULTURE
承德地跨燕山南北,境内自旧石器时代起,历史延绵不断,重要文化遗产保存丰富。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奚、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多个北方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众多民族智慧勤劳,创造出辉煌的古代文明,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锦绣河山 远古遗存史——前文化时期
LAND OF SPLENDORS&REMAIN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PREHISTORIC PERIOD
承德地处燕山余脉低山丘陵地区,东经115°55~119°15,北纬40°11~42°40,平均海拔330~384米,是寒温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域,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为古生物和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承德境内古生物遗存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丰富,是中国北方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热河生物群
JEHOL BIOTA
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中生代晚期,分布于中国北方(尤其是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的一个中生代动植化石群,因发现于当时的热河地区而得名。热河东部(今辽西)地区是热河生物群的经典区域,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广、量大、种类多、保存好、信息全,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世界级化石宝库”。其中,恐龙足迹石、华美金凤鸟化石是承德境内发现的典型遗存。

古地变迁
LAND TRANSFORMATION
承德山川秀丽、景色宜人、资源丰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主要分为坝上高原和燕山山地两种类型,山地气候明显。坝上高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上地区,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中东部为七老图山脉,中南部为燕山山脉,多丹霞地貌景观;主要河流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及大凌河四大水系,利于早期古生物和人类的生存。

地质地貌的形成
FORMATION OF GEOLOGICAL LANDFORM
燕山运动是三叠纪末到白垩纪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在侏罗纪,随着燕山造山运动的开始,强烈的断裂活动和裂隙状火山喷溢,以及受河流和湖泊的共同影响,在近东西向承德、下板城、平泉、滦平、丰宁等断陷盆地中形成了巨厚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侏罗纪中期形成的土城子组砂砾岩地层为后期承德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该时期伴随着峪儿崖金矿等热液矿产的形成,形成了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同时也是承德金、银等贵金属,铜、钼、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期。

文明曙光
BEGINNING OF CIVLIZATION
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至距今5000—2000年左右,分旧石时代、新石时代。在今承德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揭示了远古先民在承德解衍生息的生活和发展状况。

四方洞
河北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SIFANG CAVE
HEBETS FIRST CAVE SITE FROM THE PALEOLTHICAGE
四方洞遗址是河北省城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约2万至4万年,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属于同一时期,对研究示该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5月,四方洞遗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方洞遗址
四方洞遗址位于承德鹰手营子矿区,1983年首次发现并确定其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 址。1988年,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研究所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遗址 首次发掘,出土石器575件,动物遗骨1765件。 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从出土遗物看上层文化石制品的少数标本体现出更稳定、更成熟和更有控制力的加工迹象,说明这两个文化层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化子洞遗址
HUAZI CAVE SITE
2000年春发现于承德市平泉境内党坝镇瀑河东岸的一处高于水面约6.5米的二级台地上,属细石器文化。出土遗物有石制品、骨器和动物骨骼,从出土器物及地层情况分析,化子洞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兴隆洼文化遗址
XINGLONGWA CULTURE SITE
兴隆洼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统之一,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是新石器时代较为典型的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承德境内的兴隆洼文化主要分布在承德县,有榆树沟遗址、化子沟遗址、岔沟门遗址等。

赵宝沟文化遗址
ZHAOBAOGOU CULTURE SITE
赵宝沟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略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首次发现于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距今约7000年。生产工具中以打制石器为主,兼有磨制和细石器,最典型的是耜和斧。承德境内滦河东岸曾发现有赵宝沟文化遗址,发现有石器、石器工具、细石器石核、石片等文物。

红山文化遗址
HONGSHAN CULTURE SITE
红山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原热河地区的赤峰红山后遗址而得名,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5000~60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红山文化内涵丰富,手工业发达,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承德境内的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滦平县金沟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兴隆县杨树屯等地,曾出土有玉猪龙、石耜、陶器等红山文化代表文物。
5天前2024-06-05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