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池上乡
蒋勋先生随笔——生命的意义
在祇樹給孤獨園,「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一起上課,一起乞食,一起修行,討論生命的意義。

「比丘」從梵語翻譯成漢字,每人的理解不同。
今天在泰國清邁,寮國龍坡邦,緬甸蒲甘,依然看得到「比丘」,安居在叢林間,一起乞食,一起上課,一起修行,追索生命意義。

「千二百五十人」,是一個確定的人數。
我曾經想過,「一千兩百五十人」,如何一起上課?
沒有擴聲設備的時代,沒有麥克風,一個老師,如何向一千兩百五十人講課?
也許我理解的方式錯了?

在西藏寺廟看比丘辯經,他們是一組一組的。每一組少至數人,多至數十人,互相詰難辯論。

會不會,我們今天閱讀的金剛經,也是連續很長時間的幾次論辯,經過整理之後的文字紀錄?

古老歲月的夏日雨季,他們聚在一處安靜的地方,暫時放下勞動生產,乞食、上課,論辯生活的意義,如何解脫煩惱,如何安頓自己-⋯⋯

恍惚記得,曾經和一千二百五十人,住在一起,聽林間雨聲漸歇,清晨微光,一起出外乞食,還至本處,一起坐在樹下上課-⋯⋯
4天前2024-06-23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