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北京
石花洞
房山石花洞:地质奇观,地下明珠
《房山石花洞:地质奇观,地下明珠》
石花洞景区位于北京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北京市城区五十公里。明代法师圆广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云游时发现而命名为“潜真洞”。并在洞外的石崖上雕刻了“十三地藏”和洞名,在洞内镌造了“地藏三菩萨”的大理石佛像。明景泰七年(1456年)洞内雕刻大理石地藏王菩萨像三尊,改名石佛洞。1978年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公司对该洞进行勘探,定名石花洞。

石花洞发育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炭岩中,其地质年代距今已有4亿年左右,由于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海底上升为陆地。大约在七千万年前华北发生了造山运动,北京西山就此而形成。尔后碳酸岩盐逐渐被溶蚀成一系列的岩溶洞穴,石花洞就是这样形成的。

2001年石花洞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石花洞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共有上下七层,高差150余米,一到六层为溶洞区,第七层为地下暗河,目前开放游览的是第一到第四层,游览长度达2500米,为北方极为罕见的地下溶洞奇观。是国内发现的熔岩洞穴中,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最大的洞穴。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洞内温度常年为11℃—13℃,有蝙蝠栖息和鸟陆浮游。

石花洞的洞穴沉积物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密集丛生,其种类齐全,类型繁多,并且华彩多姿、玲珑剔透。洞内有众多的石花、石枝、石毛、石菊、晶生、石葡萄、石珍珠、卷曲石、钙膜和洁白透明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及玲珑剔透的石塔、石灯、晶莹璀璨、典雅秀丽的石梯田、云垒、雄伟壮丽的石幔、奔流腾泻的石瀑布、闪烁发光的壁流石彩光壁、清澈自溢的潭水、簇拥锦集的月奶石莲花,为华夏仅有。飞壁悬空的典雅石眉、鲜艳透明的五彩石旗,为国内洞穴沉积的典型,三层的洞穴沉积物更是绝花无比,琼花奇葩,四壁生辉,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有团状、丝状、花状、层型等奇观异景,汇集了世间洞穴沉积物的精华。
4天前2024-06-23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