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朝阳门
北京东城地铁朝阳门站⑤《凤舞朝阳》《京东粮道》
北京东城地铁朝阳门站④《凤舞朝阳》《京东粮道》
陶瓷壁画《凤舞朝阳》、《京东粮道》
《凤舞朝阳》
作者:陈若菊、周令钊
朝阳门意为迎宾日出,今日的朝阳区以“凤朝阳”为徽标,故作品是集朝阳门古今吉祥形与意大成,展现出迎光明的精神与活力,力求赋传统意蕴亦不失时代气息。

《京东粮道》
作青:周令钊 陈若菊
朝阳门是明清时的进京粮门,作品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前往粮仓途中驳运、车载、骆驮、人搬的运粮景象,力求生活化与戏剧性统一,写实性与装饰性统一。
♧接北京东城大江胡同④(台湾会馆)
汉代城址
SITE OF THE HAN DYNASTY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此时期北部的匈奴也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西汉的北部边境进行侵扰。承德首当其冲,是匈奴劫掠进犯的重点区域之一。为抵御匈奴的入侵,西汉王朝一方面沿用秦长城并加以修缮,一方面修建列燧防线,贯穿丰宁、滦平、隆化、承德等县。至今在汉长城沿线等戍兵驻地,仍存有许多古城遗址,其中以鲍家营古城遗址最为典型。

鲍家营古城遗址
鲍家营古城遗址位于隆化县隆化镇下洼子村,占地22935平方米,出土有陶豆、罐、砖、瓦等器物,其中的“千秋万岁”瓦当,字迹方正严谨,端庄凝重,为汉代官署机构所使用的建筑构件。1982年,鲍家营古城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隆化县馒头山汉墓
HAN TOMBS OF MANTOUSHAN, LONGHUA COUNTY
隆化县馒头山汉墓发现于1974年,墓中随葬品有博山炉、“大高”铜定、蟠螭纹行灯、“东宫”、“卿可长乐”羽人白虎纹行灯、“大高”铜钟、“大高”铜沐盘、鎏金朱雀钮、鎏金铺首衔环等。诸多“大高”字样的文物,以及“东宫”铭文,再依据出土器物的形制与组合分析,墓主人应是汉王朝居于当地的高姓贵族官僚。

北朝更迭
CHANG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陷入长期混战局面,各民族先后立国建制,政权更迭频繁。承德所在的燕山北部地区,一直处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建立了州、郡、县的三级行政体制,承德属“安州广阳郡之燕乐县地”。

魏晋南北朝的纷争
WAR-STRICKEN YEARS IN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东汉末年,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激化,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长期混战,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三国的征战过程中,最终魏国取胜,但很快又被司马氏夺取政权,建立西晋,实现统一。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并逐渐入主中原,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北方陷入了以鲜卑族为主的三燕政权控制下。

三燕政权
REGIME OF THREE YAN
前燕:咸康三年(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史称前燕,击败段辽,统治今承德区域;其继位者昏庸无能,太和五年(370年)被前秦苻坚所灭,共33年。
后燕: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据幽、冀、平三州,即今河北、辽西 (包括承德)地区;至义熙三年 (407年)慕容熙被杀,共23年。
北燕:义熙五年(409年),后燕中卫将军冯跋被拥立为燕王,史称北燕;元嘉十三年(436年),北魏攻陷北燕国都,冯弘逃亡辽东,两年后被杀,北燕遂亡,共30年。

北魏建置
FOUNDING OF NORTHERN WEI
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后把辖区扩大到淮河以北,占领了包括承德在内的北方广大地区。北魏延和元年(432年),在今隆化县隆化镇设置了益州和燕乐县。真君二年(441年)改益州为广阳郡,皇兴二年(468年)设安州,管辖范围包括今承德市所属各县,今隆化镇为安州、广阳郡、燕乐县三级治所在地。安州作为东北边境重镇,也是北魏对东北游牧民族开放的榷场。

《水经注》中的承德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关于承德的记载:“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文中所言“濡水”即滦河,“石挺”即磬锤峰。

北魏遗址
安州是北魏边镇要地,不仅是由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通往营州的必经之地,而且还是安营扎寨、屯兵集粮的可靠后方。经考证,北魏小范杖子古城遗址留下了不少遗迹和文物,如双耳圈足铁釜、敛口铁釜和筑城用的莲花纹石柱础。隆化县土城子附近也发现有莲花纹瓦当和刻有“白家墓”的砖石等。

北魏的分裂和北方的统一
DIVISION OF NORTHERN WEI AND UNIFICATION OF NORTH CHINA
北魏后期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高洋自立为帝,以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宇文觉以北周取代西魏,建都长安。其中,北齐政权的统治达到了古代承德地域。据《承德府志·建置》载,平泉州境北齐为营州冀阳、建德郡地。577年,北周出兵灭北齐,统一整个黄河流域,承德也随之再次纳入统一王朝的政权之下。

隋唐督府
GOVERNOR'S OFFICE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北周统一北方后不久,军政大权落入杨坚手中,随着南方的统一,杨坚于581年即皇帝位,建立隋朝。隋朝时,承德为奚族生活地,属营州(今朝阳市)总督辖地,与汉人和平相处,实行郡、县两级的统治政策。唐代施行督府制,实现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有效管理。

厍莫奚?
SHEMOXI
奚人以游牧涉猎为生,居无定所。北魏时期,道武帝拓跋珪率军攻破库莫奚,并将其南迁到北魏安、营两州与边民杂居,即散居在今承德市丰宁、围场、承德和兴隆东北、滦平西北部,与汉族人共生存,友好相处。隋朝统一中国后,生活在承德地区的仍然是奚族(即厍莫奚)。

唐代奚族和契丹
XI AND QIDAN IN TANG DYNASTY
承德属于唐朝的重要边区,这里居住着奚、契丹两个游牧民族。贞观二十一年(648年),唐于奚地置饶乐都督府,在契丹地设松漠都督府,各州长官均由唐王朝任命,实行羁縻州府的政策,既尊重了民族特点,又巩固了唐朝的统一。唐朝后期,库莫奚和契丹两族民众多次与唐军发生战争,但多失利。唐末,奚族屈服于契丹。

隋唐统一对承德经济发展的促进
HOW DOES UNIFICATION IN THE SUIAND TANG DYNASTIES
FACILIT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ENGDE
隋唐一统的局面带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一些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在承德地区广泛使用和推广。在手工业方面生产水平很高,有“官出重价募工匠”铸“开元通宝”钱币、铜镜等生产生活用具。围场县发现有一批圆形镂空金饰等遗物,承德县有海兽葡萄镜、青灰沟纹石壶等,纹饰流畅、造型独特。此外,商业贸易兴旺,围场县朝阳乡出土有罗马金币、胡人俑等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地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东北亚地区商业重心所在。


唐代边塞诗
FRONTIER POEM IN TANG DYNASTY
唐代承德作为中原王朝的边塞,文人大臣出使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篇章。早在唐初,即有陈子昂等的边塞诗传世。陈子昂曾慷慨从军,随武官出击契丹,在其《感遇》三十五写道: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弦控塞北 州城拱卫[辽、金、元、明]
CONTROL NORTHERN CHINA VIA TROOPS AND SET UP T
4天前2024-06-03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