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长沙
湖南博物院
参观湖南博物院详解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其前身为湖南省博物馆,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更名为湖南博物院。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

湖南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为了展示这些文物瑰宝,博物院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以及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

🔹🔸🔹🔸🔹🔸🔹🔸🔹🔸🔹🔸🔹🔸
湖南博物院参观路线推荐:

入口➡️二楼:参观“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三楼:参观马王堆基础陈列➡️一楼:观看辛追夫人,还有文创店和周边➡️出口

🔹🔸🔹🔸🔹🔸🔹🔸🔹🔸🔹🔸🔹🔸
湖南博物院珍贵文物介绍:

1️⃣素纱单衣:西汉长沙国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的随葬品,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它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整件衣服仅重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最轻薄的服装珍品。
2️⃣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时覆盖在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帛画的画面内容丰富,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体现了西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和丧葬文化。
3️⃣大禾人面纹方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于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该鼎的四面都有浮雕的人面纹饰,这些人面表情严肃,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4️⃣人物龙凤帛画:于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其与“人物御龙帛画”大致确立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5️⃣人物御龙帛画:于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画面描绘了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画,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应是墓中用于引魂升天的铭旌,属于战国晚期的作品。
6️⃣朱地彩绘棺: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是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棺外髹黑漆,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了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
7️⃣马王堆一号墓的木棺椁:这具巨大的外椁共用木板70块,约合成材52立方米,最大的木板重达1.5吨。它的结构没用一根金属嵌钉,全用扣接、套榫与栓钉结合而成,是目前所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字形棺椁实物。
8️⃣锦饰内棺: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是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四层。棺内髹朱漆,棺外髹黑漆,棺盖上还覆盖着一块“T”形的神秘帛画,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表达了古人对宇宙和生死的理解。

🔹🔸🔹🔸🔹🔸🔹🔸🔹🔸🔹🔸🔹🔸
湖南博物院的看点:

1️⃣丰富的文物收藏: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其中不乏珍品,如商代象纹铜铙、凤鸟纹“戈”提梁铜卣、豕尊、皿而全方形罍等。
2️⃣马王堆汉墓陈列:这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示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如帛书、帛画、丝织品等,其中辛追夫人的“新家”设计独特,通过3D影像呈现了棺椁上描绘的世界万象。
3️⃣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该陈列系统地展示了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湖南自殷商青铜文明的开启,到楚人入湘、江西填湖广和“湖南熟天下足”的历史沿革,以及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
4️⃣特色展览:博物院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特色展览,如“听见湖湘”“无限佳丽”“至纯至美”等,展示了湖南的音乐、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5️⃣建筑设计:湖南博物院的建筑设计独特,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馆内的展示设计也极富创意,通过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5️⃣周边美食:参观完博物院后,还可以在附近品尝湖南特色美食,如臭豆腐、剁椒鱼头、糖油粑粑等。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门票价格💰:免票(需提前预约)

交通方式🚃:
1️⃣公交🚌:131路、112路、146路、150路、358路、113路、901路、136路、203路;

2️⃣地铁🚇:乘坐长沙地铁6号线至湘雅医院站下车后步行前往;

🔹🔸🔹🔸🔹🔸🔹🔸🔹🔸🔹🔸🔹🔸
湖南博物院
#去博物馆探秘
#长沙旅游攻略
#值得一看的博物馆
4天前2024-06-24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