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拱宸桥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

拱宸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为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都说“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拱宸桥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据《钱塘县志》记载,当时的举人祝华封为缓解两岸居民船渡之苦,自行募集资金建造了拱宸桥(亦有说法为商人夏木江倡导修建)。此后三百余年间,历经风雨的拱宸桥历经了三次重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桥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导捐资重建。雍正四年(1726年),浙江巡抚李卫捐俸重修,将桥加厚二尺,加宽二尺。同治二年(1863年),拱宸桥毁因兵火频于倒塌。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杭州富商丁丙主持,对拱宸桥进行第三次重修,这次重修成的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拱宸桥。进入21世纪以来,杭州市秉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桥体进行多次修缮。如今的拱宸桥,主孔上、下游共设置四个防撞墩,每个防撞墩上均雕有避水神兽,龙生九子之一的趴蝮((音:bā xià;又名蚣蝮,音:gōngfù))。拱宸桥对于杭州不仅仅是一座连系交通的石桥,还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曾经只向君王致敬的古桥,已然成为杭州的旅游地标之一。#拱宸桥 #大运河 #杭州#京航大运河
#公路上的风景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捕捉城市人文 #国内浪漫旅行地
4天前2024-06-24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