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赵县
永通桥公园
去河北看赵州桥,却喜欢上了永通桥
大概是赵州桥名气太大,在赵县同为第一批国保的永通桥却几乎无人知晓,历史上赵州桥与永通桥,并称“姊妹桥”,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大石桥”和“小石桥”。永通桥也是我们赵县探访的最后一站,如今的永通桥同赵州桥一样,早已经没有实际的交通作用,而是以桥为依托建成了一座公园。
·
不过,永通桥公园虽以永通桥之名而建,但永通桥却横亘在公园的角落,差一点就错过了。第一眼的永通桥,与赵州桥确实有几分相似,为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但规模比赵州桥要小,坡度也没有赵州桥那么大。但我却更喜欢永通桥一些,因为同为修复后的产物,永通桥明显要比赵州桥看起来更为古朴一些。
·
看介绍,永通桥始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765-766),取永远通济之意而得名,已有1200多年历史,比赵州桥晚160余年,在桥梁“敞肩圆弧拱”的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结构方面确实不太懂,但是永通桥的石雕却是值得细品的,而且这里的雕刻大多都为原物。
·
在赵县,民间一直流传着“大石桥上看功劳,小石桥上看花草”一说。意思可理解为,赵州桥看的是对世界桥梁史的贡献,永通桥则看的是精美的装饰。仅就桥栏板而言,一般古桥栏板对外的一面大多为素面,永通桥则不然,向外一面的桥栏板不仅雕有图案,而且以刻工繁复的人物故事为主。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灞陵桥挑袍辞奸曹的关羽等等,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
·
桥的主拱和4个小拱的券脸上均刻高浮雕吸水兽,寄托着石桥免受水害的愿望。小拱吸水兽两侧雕有游鱼,寓意连年有鱼。两小拱之间还有高浮雕的河神头像。另外,桥墩、桥台等处,雕有麒麟、飞马、飞天、金刚力士、太阳神等图案,这种雕饰在中国桥梁史上并不多见。
·
永通桥内面桥栏板上,雕刻的多为花鸟、山水等,不但种类丰富而且非常符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间审美观,同时呈现古代风格的多样化。例如,桥栏板雕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鸵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手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属典型的明代艺术风格。再有一点,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上雕飞马,西端则雕飞鱼。因此从现存实物推断,永通桥经过历代修复,如今所见应为唐、明、清不同时代的产物。
·
🏠名字 | 永通桥
🎫门票 | 免费
⛳地址 | 石家庄市赵县永通路114号
🚗交通 | 自驾导航“永通桥公园”即可

#月度专项计划 #我的人生FIRST #大好河山我来罩 #找个小城走走停停 #周末去哪儿
4天前2024-06-24
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