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福州
福州站
99%的福州人都不知道的石窟!答应我别一个人去
从繁华的街道一直往里走,穿过越来越狭窄的村里小巷,最后凭直觉爬上了山,直到看见满山的墓地,我才意识到自己走进了这个村的祖坟山。
.
山路上看不到人,还好遇见一位上山晨练的村里大叔给我大概指了条路,他说那叫猪母猪仔石,如果放一根草在石缝里,草会跳动起来。鼓足勇气往树林更深处走去,接下来便一直顺着山崖徘徊,逐渐迷失在树林、悬崖、巨石还有墓地之间。快要放弃时,发现有个小路没去过,那边的林更深,坟更多,简直是练胆量的好地方。当我绕过几丛竹子,从一座大墓上跳下去准备继续往前时,一回头,竟然就看到了。这个时候,一路披荆斩棘的辛劳似乎都化为了云烟。
.
⭐️看点:
✅飞来石:传说它从武夷山飞来落在上方,这是一块风动石;下方的础石也就是造像所在。据说用力一推,甚至会来回晃动。传说中它曾变成母猪背小猪的样子到山下危害庄稼,所以当地人叫它猪母猪仔石
.
✅左边人物立像:似乎戴帽冠,所穿非袈裟,双手合十,立于三足台上,推测可能为供养人。左侧龛外有楷书阴刻,但多模糊,仅可见“元丰五年夏月初十日XX石”,元丰五年是1082年,或许可推测此龛为宋代造像
.
✅地藏王菩萨坐像: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右手持锡杖,左手托宝珠于腹前;为比丘相,五官因风化原因已经有些模糊,未见有头光的表现,衣纹已不甚明显
.
✅侍者像:左三人物双手合十立于三足台上,为比丘相,身披袈裟,用竖向和斜向线条刻划出袈裟的纹路。五官虽有风化但可依稀看出表情,推测为侍者像
.
✅泗洲大圣坐像:带着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头戴风帽,双手结印,盘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面部五官风化,但衣纹刻画十分深刻。右侧龛外有楷书阴刻,仅可见“绍兴壬午”、“梁全造”、“壬辰”等字样。南宋绍兴壬午年为1162年,此题刻与左边的相差了八十年
.
很难确定是先有石刻还是先有墓地,时光划过九百年,从日渐模糊的造像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流转的笃定。虽然这龛造像谈不上有多精美,但很接地气,用朴实无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同样是宋代石刻造像,巴蜀地区的华丽壮观,与福州飞来石摩崖造像的质朴古拙,在长久的岁月里,他们的意义是一样的,它们给予了无数众生心灵的慰藉,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福州站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3天前2024-06-24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