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洪洞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山西临汾洪洞县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洞古槐天下奇,繁柯密叶逞雄姿”
抬头仰望
仿佛看到的每一片树叶都是一脉家族传承
而他们的根
粗壮而有力地支撑起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天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并不是只在山西
而是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
广为流传
何以从如此广阔区域的移民都要追溯至洪洞?
这要从明朝从洪武、永乐年间的大规模移民说起
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也为了恢复生产、增加人口、
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
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
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
元末战争后全国户籍人口大减
各地人口疏密不均
而山西地理优势较好且受战争影响较少
人口较为集中
因此决定从山西进行移民
为了鼓励移民
明朝政府实行了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农具
以及3-5年不征赋
据《山西通志》记载
洪武元年(13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
被移之民以晋南为最多
而且各地移民都要统一在
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
进行移民手续办理
洪洞大槐树作为移民的起点
很多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的移民
也是从这里办理移民手续
从而移民到全国各地去
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必然会导致许多居民背井离乡
百姓离开从小生长的土地需要巨大的勇气
大家都想寻找一个具有标记性的事物
作为他们乡愁的印记
能够引起大家对于家乡的归属感的共鸣
回首之间
恰巧看到了广济寺门口的那棵高大挺拔的大槐树
于是就把它定义于故乡的"根"
洪洞大槐树见证了不仅仅是山西移民
而是全国各地响应号召的移民
为民族国家作出的贡献
洪洞大槐树也慰藉了
一代又一代离乡游子的愁苦
移民从洪武元年(1368)开始
到永乐十五年(1417)结束
历三朝50年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
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
永乐年间移民8次
共计移民18次
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
500多个县份涉及1230个姓氏
约140万户居民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思。"
从洪洞大槐树这个起点走出去的中华儿女遍布全球
3天前2024-06-24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