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食畅江南(朝阳门店)
北京东城南竹竿胡同食畅江南⑥
北京东城南竹竿胡同食畅江南⑥
北京东城南竹竿胡同食畅江南,门脸不大,只此一家,没有分店。不如第一次来。

接河北承德三日①避暑山庄⑦芳渚临流、知鱼矶

作者简介

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同安人。他是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历仕仁、英、神、哲、徽宗五朝,哲宗元祐七年(1092)以七十三岁高龄拜相,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
神宗熙宁元年他与张宗益为贺辽主生辰正旦使,出使辽国。“熙宁十年八月、自国史院被命假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充大辽生辰国信使,再次出使辽国。两次出使,虽相隔一年,前后使辽诗的内容及思想内涵却一脉相承。这些诗作以漫长的出使旅途为线索,广泛反映了辽人衣、食、住、行及狩猎、放牧、耕种、渔樵等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形象描绘了辽的山川、河流、沙摸、毡帐、村落及天气、物候等自然景象和生态现状;甚至涉及到辽的
赋役、祀礼、宗教、文化、民风、民心等
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心理等。

金代遗迹
SITES OF THE JIN DYNASTY
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1125年灭辽,成为统治中原的王朝。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今承德地域为北京路大定府统治。金为了防御蒙古族入侵,修建长城,形式上有界壕、边堡、堑壕等。

承德境内的金长城(界壕)与金代城址
JIN GREAT WALL SITE (BOUNDARY MOAT) AND CITY SITE WITHIN CHENGDE承德境内的金长城(界壕)主要分布在丰宁满族自治县草原乡草原村北,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东起警花场风水山, 向西经边墙沟、骆驼场村北,一直向西进入边墙沟里,过小山梁进入内蒙古多伦县境,共约7.5公里。在金界壕沿线及附近要路地带有附属建筑边堡,以驻兵民戌守, 城堡内曾出土金代铁犁铧、铁链、擂石及盘、碗等大量文物。

河北承德三日承德博物馆(四)④

金代窖藏:滦平县窑上乡的岑沟藏
JIN HOARD: CENGOU HOARD OF YAOSHANG VILLAGE, LUANPING COUNTY
滦平县窑上乡的岑沟窖藏,窖藏器具为一件蟹青釉大瓷瓮,通高68厘米,鼓腹垂肩,口径22.7厘米,瓮口覆盖一件素面大铜镜。瓮内储藏生产、生活用具,有瓠种器、茶末釉四系罐、酱釉瓷钵、瓷碗、陶罐、木桶、铜镜、铁锤、铁锄板、铁熨斗、双鱼铜镜、铜环、铁灯碗、北宋“大观通宝”、金代“泰和重宝”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农业播种用的瓠种器(俗称点葫芦),在形制上与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的记载及绘图相一致。

陷泉之战
BATTLE OF XIANQUAN
陷泉之战是辽金政权交替之际的最后一场战役。辽国灭亡后,契丹人由统治者变成被统治者,受到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契丹族的抗金风潮风起云涌。1162年,金世宗带领军队与契丹国流亡政权,在今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境内的茅沟河谷展开大战,双方人数在十几万人以上,契丹人被杀一万数千人,被俘五万人,契丹国的军队从此被消灭,标志金朝完全平定了契丹的叛乱。

元朝万象
YUAN DYNASTY
元朝建立之前,承德市西部地区已属于蒙古汗国的管辖之地。1215年,蒙古军占领丰宁县,将潮河川一带的农田辟为游牧区。元朝是在蒙古帝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元朝实行行省制,承德属中书省,处在上都与大都之间,地理位置险要。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承德地区处于元朝两都之间,西北部的承德市丰宁县坝上地区属中书省上都路开平县;坝下地区属中书省上都路宜兴州。宜兴州原为县,后升为州,或称小兴州,管辖地域从丰宁县黄旗到隆化县、承德市郊区和承德县一带。围场县隶属中书省上都路松山州管辖。平泉市、宽城县隶属辽阳行省大宁路管辖,平泉市南部属惠州地。

兴州窑
XINGZHOU KILN
兴州窑是金元时期燕山北麓一处较大规模的民间制瓷窑场,部分产品为官府定烧, 在仿烧磁州窑及钧窑产品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窑区位于承德市隆化县隆化镇。在这里出土的瓷器,器类、造型、烧造技术为典型的元代特征。

元代碑刻
INSCRIPTIONS OF THE YUAN DYNASTY
发现于丰宁满族自治县。碑刻为立式,花岗岩凿制,没有碑首和碑座,上下通宽,石质粗硬,做工较粗糙。埋入地下部分深度不详,地上部分高115厘米, 宽47厘米,厚27厘米。四周边框均较规整。碑的正面凿出长方形边框,框内碑文为“至正元年五月立”。字体为楷书,颇有隶风。

鸽子洞窖藏
HOARD OF GEZI CAVE
鸽子洞元代窖藏遗址位于隆化县白虎沟乡的窑沟垴前山一北缓南陡突起岩峰南面峭壁的山腰上。窖藏发现地点因洞中长年栖息成群山鸽,故当地人称“鸽子洞”。1999年1月, 埋藏于洞中的窖藏文物被偶然发现,出土了文书、丝织品、骨角器等文物约66件,其中以丝织文物最为珍贵。该窖藏的发现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文物保存环境等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2008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筑长城
GREATWALL BUILT IN MING DYNASTY
1368年,明朝建立,承德属大宁都指挥司兴州卫,又改属音卫,由接受明廷封号的蒙古诸部代为统治。明迁都北京后德直属京师管辖。明中后期,为了防御蒙古南侵,重修长城,著名的金山岭长城即在此时修成。

兴州五卫
明代兴州位于长城以北,在今承德市西南一带,明太祖洪武年间曾在此设卫所,屯军戍守。《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洪武)三年,以兴州隶北平府,四废,改立左、右、中、前、后五卫,永乐初移入内地。”

明代军民的内迁
MIGRATION OF SOLDIERS AND CIVILIANS IN MING DYNASTY
明朝政权建立以来,多次北伐北元残余势力,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的安全问题。永乐初,明成祖朱棣将大宁都司迁至保定,调长城以北27个卫、15万大军分布于北京周边地区。长城以北的承德地区,交由兀良哈三卫统辖,作为明朝的外藩,实际上成为明朝与蒙古地区之间的隔离地带,兀良哈部游牧于此,田园荒芜,使承德一带成为“边外弃地”。


小兴州移民
明初,受元朝末年及靖难之役战乱影响,中原地区人口锐减。永乐年间,在明王朝统一组织下,将小兴的卫所军民悉数迁至保定。这里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滦平县,时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内。

在古北口外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
——《明史·兵志》
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明史》卷九十载

明朝贡市
TRIBUTE TRADE IN MING DYNASTY
隆庆四年(1570年),明朝在长城沿线开设了11处马市,恢复与蒙古的通贡互市。据《明实录》记载,正统元年(1436年)至隆庆四年(1570年)的130余年间,北元向明廷贡市800余次。双方贡市物品,北元以马、驼、畜产品、马鞍、箭囊等为主,明朝以钞币、彩绢、金银首饰、器具、茶叶、药品、纸张、乐器、佛经等为主。贡市阶段,明廷允许蒙古族民众在沿途收购粮食及其他用品。贡使队伍同时也是商队,他们带着“贡外马匹”沿着边邑在进京途中交换或出售,每次贡市三五日,直接进行民间贸易。

蓟州镇长城
GREAT WALL OF THE JIZHOU TOWN
明朝为加强北方防务,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之为九边或九镇(至明末增为十三镇),每镇均设有总兵官管辖。蓟州镇东起山海关(万历四十六年增设山海镇后,东改至五
3天前2024-06-03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