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阿拉善右旗
巴丹吉林沙漠
沙海孤旅:巴丹吉林沙漠的寂寞与奇遇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一个神秘而壮观的自然奇观。它坐落在内蒙古西部,覆盖着约4.43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是阿拉善荒漠的心脏地带。这里的沙丘流动不息,占据了沙漠总面积的83%,中部的沙山巍峨壮观,高度可达200至300米,最高峰甚至能达到500米,它们以雄伟的身姿和陡峭的坡度,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气势。

沙漠的气候特征鲜明,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仅有50至60毫米,而年平均气温则在7°C至8°C之间。极端温度变化巨大,最高可达37°C至41°C,最低可降至-30°C。沙面温度更是高达70°C至80°C,年平均风速为4米/秒,8级大风日约有30天左右,主要风向为西北风。

秋季,尤其是9月,是巴丹吉林沙漠最迷人的季节。这个时候,沙漠呈现出它最美的一面,是探索这片神秘之地的最佳时机。而最适合的旅伴,或许是一辆越野车,或是一匹耐劳的骆驼,让你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自由穿梭。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与远方的高山、沙漠无关,然而,当北方沙尘暴肆虐时,那些在我们家门口抖落的风沙,可能正是来自巴丹吉林。这里,不仅是风沙的源头,更是思念的归宿。就像三毛对撒哈拉的深情描述:“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落下一粒沙,于是就有了撒哈拉。”对于巴丹吉林,我们又该如何表达这份情感呢?

巴丹吉林并非一个浪漫之地,它的高大沙山、隐秘的湖泊、散落的居民点,都给人以一种特别的印象。这里仿佛是人世间边缘的一片郊区,冷清而孤寂,只适合那些喜欢孤独的人隐居,如修士和僧侣。每一位到访过巴丹吉林的人,都会在回忆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两匹骆驼在玫瑰色的晚照中缓缓走过沙梁,它们的影子在大地上拉得长长,显得格外孤单,而你,就是那个牵着骆驼,走在前面的旅人。

这片以寂寞为主题的沙漠,位于阿拉善旗北部,北大山以北,拐子湖以南,若水以东,雅布赖山以西。这里一年中有30多天8级以上的大风,沙丘上的植被稀少,主要以耐旱耐寒的沙拐枣、沙棘、梭梭、沙蒿、柽柳为主,几乎没有任何农业。巴丹吉林有两大居民点,库乃头和巴丹吉林,它们都是以庙宇命名的。

沙漠腹地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巍峨的沙山,它们的高度可达500米,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在这样的大风中,沙粒如何聚沙成山,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奇迹。关于沙山的形成,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认为巴丹吉林原本是丘陵,经过长时间的沙化,表层变成了沙山,而核心物质仍然是岩石。另一种说法是,地下水黏合了沙粒,形成了稳固的结构,而这些地下水可能来源于一条神秘的地下河。正因为如此,沙山上才能有植物坚强地存活。

然而,根据当地年长者的回忆,20多年前,沙山上曾长着茂密的梭梭和沙拐枣等植物,但后来被人们砍伐殆尽。从那以后,沙山上的植物难以再生,只剩下了黄褐色的沙粒,沙山也变得了无生气。这些沙山在巴丹吉林广阔的腹地里绵延,像一座座无言的坟墓。

但巴丹吉林并非只有沙山,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拥有意想不到的水源。这里的水源广泛,以湖泊和泉水的形式存在。据统计,沙丘之间有113个湖泊,其中74个常年有水,淡水湖就有12个。这些湖泊虽小,却为巴丹吉林养育了众多生命,包括人类。在沙漠腹地,每个小湖泊边都住着一两户人家,他们之间的距离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骆驼骑程。巴丹吉林也有大湖泊,如北部的拐子湖和西部的古鲁乃湖。

古鲁乃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南北长180千米,东西宽10千米。湖滨地带植物生长茂盛,常常能看见骆驼在这里啃食。湖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吸引了众多鸟类,它们的鸣声在湖面上空回荡,给这片沙漠带来了一丝江南的风情。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泉水更是难忘,它们是荒漠中的清泉,清澈甘甜,仿佛是摩西为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击打磐石所流出的水。

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巴丹吉林,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水存在?一种说法是,沙漠西南的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进入地下后,通过断层运行至此,形成了自流的泉水。

巴丹吉林的寺庙并不热闹,它坐落在沙漠深处,周围只有三户人家。这里的淡泊气氛与藏传佛教的教义相吻合,尽管一年中有许多香客来到这里,但他们大多是为了体验寂寞。

寂寞,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里,也许是一种享受。它是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也可以体会到内心的平静与思考。巴丹吉林,一个让人既敬畏又向往的地方。
3天前2024-06-25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