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韩城
司马迁祠景区
为什么司马迁那么出名?又是谁修了司马迁的墓?
司马迁祠真的要带孩子来看看,一定要请一个讲解员,能写记录历史的人多的是,能写史记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太史令就是记录历史的,魏晋以后才归著作郎管,在西汉时期子承父业的司马迁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史令。

司马迁20岁前饱读诗书,就是咱们说的好好的学了学文化课,20岁后游历天下,身体力行,应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游天下可不是逛景点,各位同学别叫那句行万里路给带跑偏了,只顾着逛景点忘了学了。

由于司马迁过于正直,遭受宫刑,却能忍辱负重,为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完成史记,在反暴政,大统一的思想基础下,最终是著完一代大典《史记》,用了14年时间补全了黄帝时代到汉朝的三千年历史。

一个刚正不阿,身残志坚,忍辱负重,又能完成旷世大典的人物,又岂能不让人佩服。

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让成吉思汗都为之钦佩,因为草原民族的统治更需要大一统思想的灌输,所以这座早已破败不堪的西晋年间建立的衣冠冢在元朝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在乾隆年间陕西巡抚(陕西最大的官儿)毕沅又重新修缮,书写了“汉太史公墓”碑。

这个毕沅也是个老六,那个时候就知道蹭热度了,他把陕西省内能修缮的有名的人或物都给整了一遍,为的就是题字,告诉大家是谁修的,不光把自己名字写在碑上,连自己的简历也一并写上去了,不得不说真是个人才,能以另类的方式流传千古,想去看的到陕西各种古迹转悠转悠就能发现这个老六是无处不在。

整个景区不算大,1.5小时足够,以上内容都是听讲解员讲的!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他为什么要写报仁安书,再比如韩城地界出才子,当时的相当一部分人才均出自这里,为啥姓司马的人那么少?因为司马迁的后人为了避祸,改姓冯、同至今。

所以,韩城司马迁祠不要错过,当你来到陕西,当你路过西安,可以花一点时间,绕到韩城来,带上还在求学的孩子好好听一听司马先生的一生,虽短暂却璀璨。
3天前2024-06-25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