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武汉
宝通禅寺
武汉宝通禅寺攻略
关于武汉,实际上已经N次来,也有多次分享有关武汉行的点点滴滴,不过,此次武汉之行,还是特别想和朋友们分享宝通禅寺所悟所感,因是在雨季间歇性,真的是闲暇之余游览宝通禅寺,和朋友们分享禅寺悠久的历史和相关影响!
宝通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南麓,为历世清净佛刹,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也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该寺占地11万多平方米,是中南地区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其规模之大、殿堂之宏伟为武昌诸刹之首。
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的象征,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宝通禅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年-479)年,初名东山寺。627年-649年,唐贞观年间易名弥陀寺。时任鄂国公的尉迟敬德扩建东山寺,同时更名为弥陀寺,使其成为“邃殿正门,重轩复栏,高墙虬转,修廊翼舒,香厨旁开,僧房内辟”的安禅之所,并制造巨型铁佛一座,盛极一时。742年—756年,唐天宝年间,唐铸铁佛高4米,底座宽8米,重膝盘坐,形象生动。826年,唐代宝历二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
来到宝通寺,可见山门整饰,门额上书“宝通禅寺”四个鎏金大字,雄浑有力,气势不凡。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进入山门,可见“放生池”、“圣僧桥”,数亩院落的苍翠树和覆荫数丈的古木。宝通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刹,在寺内近周,也有许多颇具魅力的胜迹。
宝通寺内文物有唐铸铁佛,宋朝“万斤钟”及明石雕狮等。唐铸铁佛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铸造的一尊大佛,高4米,底座宽8米,重膝盘坐,形象生动。宋代“万斤钟”铸造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钟身为铁制,边口镶上青铜,钟体庞大、沉重。可见宋代人对音律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研究都达到一定水平了。万斤钟钟身高大,造型古朴,四周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铭文,字体清晰。
洪山宝塔,原名临济塔,为该寺住持赠缘寇所建,元代竣工。塔为七级八方,砖石叠成,身高十三丈三尺,基宽十一丈二尺,顶高一丈三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寺庙和文物的保护工作,1953年对洪山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十年动乱中,洪山宝塔无人保护又遭新的破坏。
洪山宝通寺正院后面还有一座佛教密宗的坛城——法界宫。法界宫是持松回国后仿唐朝密宗金刚部“五曼荼罗”形式建造,殿内为了修习密法,原设木质密宗坛城,雕刻镂空,玲成别致,可惜早废。现屋面覆以黄琉璃瓦,并以五亭结顶,借以表示东西南北中五佛方位。各亭均为镂空大屋脊,飞檐蟠爪,富有民族特色。殿前廊柱,刻有法轮十字羯摩杵,殿基四周刻有双层莲瓣,殿前阶下为三孔拱桥,桥外双亭侍立,殿亭相映,景色别致。这是武汉地区的佛教密宗建筑物,它独特的设计,成为研究建筑学的参考资料。1954年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先后来过宝通寺,在这里举行了密宗的“灌顶法会”。1996年5月22日,武昌宝通禅寺隆重举行了玉佛殿落成、佛像开光、方丈升座庆典法会。来自国内外的诸山长老及武汉市佛教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法会。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归元禅寺方丈昌明法师主持了庆典法会。
2天前2024-06-23
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