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蓟门烟树碑
乾隆帝蓟门烟树碑,址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黄亭子(今北京电影学院西门外马路西侧元大都城墙遗址上)。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学者认为金代燕京八景之蓟门烟树在此,帝遂题诗镌碑建亭记之。皇亭毁于1900年,1985年修筑城墙建亭台增绿植供游览。金明昌年间(1190—1198年)推燕京八景中有蓟门飞雨,因名家诗词故明永乐年改蓟门烟树。景中蓟门历为争议,始于古蓟城地望;昔周武王初封黄帝后裔于蓟(盖由涿鹿迁入后择高地(丘)而居,夏商王认封以彰德,商初称基后称其),再封召公奭于燕;蓟都于蓟丘,春秋燕缪侯(穆侯前728—前711年)吞蓟,迁都蓟城为燕中都,习称蓟门;其始建地望历年考古集中三处:曰广安门西莲花池东、曰宣武门和平门一线南北侧、曰广安门南。昔古城多相沿或略收放,考知晋代以降至金蓟城如一而用,唯元破金毁城弃之重筑。盖金八景之蓟门在金中都宣曜门内,烟树当为金圣安寺内一片高大怪栢,登城内披云楼可见蓟门及怪栢树影如雨似烟,景色绝佳是以称著。元明后人难觅该处胜景,遂以德胜门外元大都城之健德门(俗称土城关)作战国蓟门旧址,盖因当地城外有土阜森林,望之苍郁蓊然晴烟拂空,然惜非金人所指者。
金代原称“蓟门飞雨”,《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这里“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攻”。故曰“蓟门烟树”。
2天前2024-06-25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