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人定湖公园
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①自然风景园林
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①自然风景园林
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①自然风景园林
人定湖公园→②回廊、台地园、百泉台→北京二环绿道①德胜祈雪(北护城河西城段)→北京二环绿道②德胜公园(北护城河西城段)→北京二环绿道③北二环城市公园(北护城河东城段)→北京二环绿道④地铁雍和宫

人定湖公园占地面积9.2公顷,位于西城区六铺炕街15号,始建于1958年,1994年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于1996年完成并对外开放,形成北京第一座集欧洲园林精华于一身的城市公园。2006年,西城园林局对公园再次修缮,在保持公园风格的基础上着重生态恢复,将原来的人工湖改造成自然生态湿地,引入了水生植物群落,吸引了大量鸟类、昆虫在此栖息,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为了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2021年进行了全龄友好公园的改造提升,公园通过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及儿童友好型场地与设施、增加智慧化园林设施,丰富公园的科技及文化内涵等手段,推进公园绿地的品质提升。营造百姓身边更有温度、更贴近生活的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公园环境。
自然风景园林
公园北部以人工水面、起伏的草地、高耸的美杨……等景观,展现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园林。

接河北承德三日①避暑山庄⑧试马埭、文津阁

清帝北巡和口外行营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国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推翻明朝,定都北京,实现对全国的统一,改国号为“清”。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清朝统治者就注意团结蒙古诸部,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方针,与蒙古贵族王公进行和亲以获取他们的支持,“慑之以兵威,怀之以德”,统一漠南蒙古。到了顺治时期,延续对蒙古各部的威慑和怀柔政策,遂开启了清朝皇帝北巡蒙古的历程。

顺治北巡蒙古
EMPEROR SHUNZHI'S NORTHERN TOUR IN MONGOLIA
顺治八年(1651年)四月,顺治皇帝北巡蒙古,先后在塔尔虎、谟护里伊扎里河等地会见翁牛特、厄鲁特、巴林、土默特、乌珠穆沁、蒿齐特等部王公。各部纷纷进献驼马,顺治皇帝则一面赐宴,一面赏以银币、甲胄、弓矢、缎匹,后经围场境内取道喀喇河屯回京师。这是人关后清朝皇帝北巡及出塞围猎之始。史载:“世祖统一区夏,数幸南苑,令禁旅行围,始立大狩扈从例。”

康熙皇帝北巡
EMPEROR KANGXI'S NORTHERN TOUR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出塞北巡;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出塞北巡,以接受“喀喇沁旗、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的名义,建立木兰围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颁布谕旨:“一年两次行猎,专为讲武,与行兵无异,校猎纪律自当严明”,命再议行猎纪律,木兰秋狝规制完备。

清帝木兰秋狝
IMPERIAL AUTUMN HUNT OF QING DYNASTY
木兰秋狝始于清初,“木兰”为满语,意为“哨鹿”。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设置木兰围场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14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皇帝共到承德巡幸塞外120余次,其中,驻跸避暑山庄约90次、举行木兰秋狝100余次。通过木兰秋狝,一方面提高了满洲八旗官兵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团结了蒙古诸部,促进了满蒙民族关系的发展。

穹览寺
穹览寺位于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东南一里处,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五十岁寿辰时,随从巡视狩猎的王室人员为他祝寿而修建。“穹览”二字取自于南朝文学家沈约的诗句“骧首览层穹”之意。穹览寺选址优越,雄踞一土坡小阜之上,坐北朝南,与喀喇河屯行宫和琳霄观遥遥相对。门殿悬有康熙亲笔所题“敕建穹览寺”,院中置有一碑,恭镌御制《穹览寺碑文》。

口外行宫
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
OUTSIDE GREAT WALL
口外行宫是指清廷在古北口至木兰围场之间修建的行宫。从康熙到乾隆百余年间,先后修建的口外行宫多达20余处,从南到北依次为巴克什营、两间房、常山峪、鞍子岭、王家营、桦榆沟、喀喇河屯、热河、蓝旗营、二沟、钓鱼台、黄土坎、中关、汤山、十八里汰、波罗河屯、张三营、唐三营、济尔哈朗图、阿穆呼朗图等。这些行宫规模不一,远近各异,地点选择着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行宫建筑,着重自然本色,朴实无华,富有山林野趣。

琳霄观
琳霄观是康熙年间修建的一座道教寺庙,坐落在滦河街南面的馒头山下。琳霄观坐北朝南,与穹览寺相望。观门前有两座木牌坊,前额“兴州胜境”,后额“紫塞春台”,为康熙御题。门殿三间,门额镌有康熙御题“琳霄观”三字汉白玉石匾,正中的灵观殿内供奉灵官和黑虎玄坛。

承德州府的建制沿革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设立热河行宫总管,雍正元年(1723年)设立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撤销热河厅,升为“承德州”,“承德”之名始现。乾隆七年(1742年)撤销承德州,分别设立热河厅、喀喇河屯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府。


行政衙署
ADMINISTRATIVE FEUDAL
GOVERNMENT OFFICES
承德地区的行政机构由康熙朝始设,以今承德市区为中心,先后设立了热河都统署、热河道署衙门、热河协镇衙门、热河巡检司衙门、热河理刑司署、热河道学教授署等诸多衙署,行政机构日臻健全。

热河都统署
JEHOL COMMANDER
-IN-CHIEF OFFICE
热河都统署坐落于今承德市东大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是清王朝在承德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主要职责是主管八旗税务、政令、户籍、生产、教养和训练等,在未设府、州、县以前,兼管地方上的民事,下设的总管衙门里还设有武职官员。热河都统署所设的机构基本上与清中央机构相同,设有文官厅、武官厅、宾僚厅、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部、工科,还设有蒙古科、喇嘛科、围场科,另设有民案房、禀事房,稽察房、本摺房、印房等。



热河道署衙门
JEHOL CIRCUIT INTENDANT OFFICE
热河道署衙门位于今承德市西大街,始建于乾隆五年(1740年),专设分守道、分道和督粮、盐法等道。道员俗称道台,也叫视察,为正四品官级。热河道署道员在热河都统直接领导下,行使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职权,专管全辖民政、财政和司法事务。

热河协镇衙门
JEHOL LIEUTENANT OFFICE
热河协镇衙门是热河最高军事机关,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首席官员为协台,即副将,官级从二品,仅次于总兵,主要任务是统管各州、县的提标绿营兵。

热河巡检衙门
JEHOL PATROL OFFICE
热河巡检司衙门为热河的司法机关,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其主要职责是维捕盗匪,维护社会治安,受理民事诉状等,巡检司负责人为巡检,官员品级为从九品。

热河理刑司署
JEHOL JUDICIAL BUREAU
热河理刑可是清代热河都统器统领下、专门从事刑事案件审理的衙署,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位于今承德市陕西营社区西侧,理刑司署的官员,是由刑部委派的郎中,官级为正五品。
热河道学教授署
JEHOL TAOISM STUDY DIRECTOR OFFICE
热河道学教授署是清实施科举教育和选推人才的地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清德府学教授署。府学是科举制的基础,从府属各州,县童生中招生,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府学生员,俗称“秀才”、商学设教授一员,训导二到四
2天前2024-05-26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