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玩乐探索家
2748位看客正在讨论
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苏州
太平天国忠王府
太平天国忠王府
🌟亮点特色:
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

✅历史沧桑
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苏州。
1860年10月起,就吴姓拙政园基地改建忠王府,并将其东潘姓、其西汪姓宅第等一并收入,扩展为王府之地,形成一片包括官署、庭舍、园池“绵亘里许”的建筑群。
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忠王府修理工程仍未完工,但已初具规模,太平军退出苏州,李鸿章据忠王府为江苏巡抚行辕。
1872年,改为八旗奉直会馆。
1938年,日伪据为"江苏省维新政府"驻所。
1946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借作校舍。
1951年,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1951年至1975年,曾对太平天国忠王府官署部分七次修缮,80年代也陆续将大门、仪门、两庑、正殿、后堂、后殿等作了全面修葺,基本上恢复了忠王府官署建筑的原貌。
1960年,改为苏州博物馆馆址。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苏、浙、沪两省一市昆剧会演。
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以中国现存太平天国王府中最完美的建筑而评为"1949—1995中华之最"。
2023年5月18日,苏州忠王府修缮一新开放。

❤修建规制
忠王府,其主体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国规制修建的,后虽经李鸿章拆去东西辕门、角楼、鼓吹亭,改大门为清代衙署样式,并涂改龙凤纹彩绘,但其他仍保持原貌。

👍建筑特色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纵深约140米。忠王府大门面阔三间12.5米,进深10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梁枋彩绘均被涂刷,龙凤痕迹依稀可辨,柱础均为青石覆盆式。次间脊柱之间砌隔墙,明间设断砌门,置抱鼓石。大门左右翼以八字墙,前踞石狮。抱鼓石和石狮均镂刻精细,气势不凡。仪门为硬山式,面阔三间13.5米,进深8.5米,梁、枋、桁间饰以彩绘。门后为石板广庭,东西廊庑各宽七间,隔庭相对。

✅正殿介绍
正殿与后堂均硬山顶,各面阔三间,以纵深五架的卷棚顶穿廊过渡,连结为一整体,平面呈工字形,故俗称工字殿。正殿高约11米,面阔17米,进深14.5米。前置步廊,额枋上置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上置连机承檐桁。廊柱头置丁字科前出挑承檐桁,后出梁垫承月梁。步柱间共设海棠花格心长窗十四扇,裙板浮雕云龙,绦环板饰以云凤纹。殿内梁架结构似厅堂抬头轩贴式,步柱与金柱间作船篷轩,金柱与后步柱架大梁,连后双步檐廊。明间后步柱间设屏门。后堂面阔14.2米,进深6.2米,后置步廊。梁架圆作,与正殿扁作相异。正殿与后堂的梁、枋、桁间均饰有彩绘。

❤圣殿介绍
后堂与后殿之间辟小院,有东西两厢相对。后殿硬山顶,高同正殿,面阔三间14.6米,进深10米。前设步廊,额枋上设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廊柱有置单面出跳的丁字科。步柱与金柱间设船篷轩,金柱与后步柱间架大梁。后步柱之间设屏门十八扇,门枋与后步枋间设垫板,以引条分隔为九方,皆绘有壁画,内容以鹿、鹤、虎、豹、狮、象、鸳鸯、绶带鸟、白兔、花猫等鸟兽为主,配以树石花草,各有寓意。后檐柱与后步柱间相距仅1米,后檐高达7米,超出前廊桁2米,实属罕见。此殿原为太平天国供奉天父天兄神主,举行礼拜仪式的地方称为"圣殿"或"天厅"。

🌟古典戏台
忠王府庭院中保留了明代文征明手植紫藤,枝萝漫卷,古朴苍劲。在忠王府正殿东侧戏厅内,还保留了一座大型的室内戏台,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攻克苏州后所建。忠王府原建戏台二、三座,太平天国失败后,其地屡经易主,诸多变迁,现仅存一座,戏台呈方形,二层建筑,通高8.78米。下层台面高出地坪0.98米,纵深8.7米,横宽6.17米。演出舞台面为42.6平方米,高4.4米,平顶,三面敞开,一面设置上下场门。上层高3.4米,外置低栏,内设活络窗板。台口有可以升降的铁杠一根,为演武戏“上杠子”时所用。80年代戏台仍在使用。

📍详细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交通攻略:
公交923路、游2路、游1路、102路苏州博物馆站

🕙营业时间:
全年开放9点到17点

📝门票预约:
免费参观预约苏州博物馆通票进入

#苏州旅游攻略#苏州旅游 #太平天国忠王府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大将
2天前2024-06-26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