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苏州
拙政园
拙政园,凭什么位列四大名园之首?
拙政园,被称为中国园林之母,名列四大名园之首,是文人理想的精神家园。开门万丈红尘,关门山水之间。在私家园林中,构筑心目中的山水,在家就能领略气象万千。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最早的主人为王献臣,弃官归隐后,以大弘寺为基造园,占地78亩,林木绝胜。文徵明参与了设计,多次题咏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就是最好的营销。

原住宅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东部为田园风光,以竹坞曲水为主,“秫香馆”意指稻谷飘香。中部为精华,以池岛假山取胜。西部台馆分峙,以卅六鸳鸯馆为主。

入园后,可以直奔拙政园的"通幽""入胜"腰门,走长长的引路和“涩浪”入园。迎面是一座明代的黄石假山"缀云峰",山北曲水环绕,这叫开门见山,园林中叫抑景或障景。

园中有260多个漏窗,像一幅幅山水画。起点兰雪堂的寒窗和铺地,均为冰裂纹。匾额集李白的诗“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苏轼的字为一体。

天泉亭内的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听雨轩前有荷池,轩后栽植翠竹芭蕉,雨季可谓天然的交响乐。

"梧竹幽居"的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每一面景都是一幅画卷。超爱这幅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倚玉轩内有一块灵璧石,其色如墨,其声如罄,形如貔貅。嘉实亭内有一块御窑金砖,是框景拍照“仙”的好地方。亭后竹石,自成一景,楹联为"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东侧玲珑馆,取自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而“玉壶冰”的横额,取自南朝宋鲍照诗“清如玉壶冰”。馆内窗格及庭院铺地均为冰裂纹图案,与题额相应,更见幽雅。

中部的主厅为远香堂,取自"香远益清"之句,由唐伯虎题词。堂前临水,北望一池三山,“海上三岛”更为阔远山水画。堂北植莲,倚玉轩轩旁种竹,都是君子品格高洁的象征。

春有绣琦亭,“蟹眼天井”种满了天竹,海棠春坞好不浪漫。夏有荷风四面亭,致敬五柳先生,可赏荷塘月色;冬有雪香云蔚亭,探逸梅幽香;

秋有六角待霜亭,寻枫待橘红。文徵明题咏“千里勤王苞贡后,一年好景雨霜时。向来屈傅曾留诵,老去韦郎更有诗”。

西南的小沧浪,可望“小飞虹”凌波跨于水上。北面的香洲与荷风四面亭、见山楼,以及东面的梧竹幽居,形成视觉的层次,美不胜收。

荷风四面亭的“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仿照了济南大明湖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香洲为临水画舫,悬文徵明书“香洲”横额,取自“香飘杜若洲”,集中了亭、台、楼、阁、榭五种建筑种类。舱中置明镜一面,反映着对岸倚玉轩一带的景物。

见山楼是园中制高点,取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叫藕香榭,似苍龙戏水。相传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在此处治事。见山楼与雪香云蔚亭、倚玉轩、激观楼隔岸相望。比较特别的是,此楼有明瓦窗。

西园曾是张氏“补园”,主体建筑为鸳鸯厅。南边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原栽各种山茶十八株,早春花开似锦。北厅为卅六鸳鸯馆,可会客听曲,荷池中养了36对鸳鸯。

蓝色玻璃的光影煞是好看,为光绪年间吴县富商张履谦所建。洪钧、陆润祥两个状元题字,二人是儿女亲家,寓多福多寿,大红大绿之意。

馆四角建耳室,下中空,还起到音响的效果。北面为夏天纳凉,南面砌有火道,为冬天取暖。

西园最北为倒影楼,下层叫"拜文揖沈之斋",即"文征明和沈石田纪念馆",性灵自由,情致高远。

与谁同坐轩,取自东坡诗。像一把打开的折扇,是为“叠景”,是张履谦为了纪念母亲而建,以示不忘祖业。

文人的雅趣与匠心,遍布园中。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咫尺山林,方寸天地,再现自然园林之美,以及苏式生活美学。在微缩的山水间纵情,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城市人文手记 #大好河山我来罩 #我的人生FIRST #找个小城走走停停 #苏州怎么玩
2天前2024-06-26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