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人定湖公园
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②回廊、台地园、百泉台
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②回廊、台地园、百泉台
回廊 台地园 百泉台
在这一组景观建筑群的设计中,借鉴法国式,意大利式古典造园手法的精华、用椭圆形回廊水盘喷泉、规整的绿色草坪、模纹花坛、叠泉等景观,配以欧洲神话人物的雕塑。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园林文化。

♧接北京西城人定湖沉降公园①自然风景园林

热河道学教授署
JEHOL TAOISM STUDY DIRECTOR OFFICE
热河道学教授署是清实施科举教育和选推人才的地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清德府学教授署。府学是科举制的基础,从府属各州,县童生中招生,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府学生员,俗称“秀才”、商学设教授一员,训导二到四员。学官(师言)的职责是“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情、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并负责官学校舍的营建、修缮和经费的开支等事宜。

诚王府,康熙皇帝三子胤祉的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祉被晋封为和硕诚亲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得到康熙皇帝5000两白银赏赐后修建此园邸。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奉旨纂修《律吕止义》一书,分为《律吕》《历法》《算法》三部,后奉康熙御旨,将三部编成一部,取名《律吕渊源》,是中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地位的天文、数学、乐理方面的丛书。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又与陈梦雷一起负责纂校《古今图书集成》。

五爷府,康熙皇帝五子胤祺的府邸。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征讨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册封为恒亲王。康熙皇帝认为他“心性甚善,为人淳厚”,巡幸热河时常令胤祺随驾左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得到白银5000两的赏赐后修建此府。

庄王府,康熙皇帝十六子胤禄的府邸。胤禄号爱月主人,精通数学、乐律,曾受康熙皇帝指授纂修《数理精蕴》一书,分上、下两编,53卷,不仅剖析、总结了我国古代数学,还吸收了传入中国的外国数学知识,被称为“贯通中西,辨定古今”的权威之作。康熙末年,命掌内务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随康熙皇帝巡幸热河11次。雍正元年(1723年),承袭庄亲王爵。乾隆年间在热河西大街建庄王府。

和珅府,乾隆朝重臣和珅的府邸。和珅,字致斋,姓钮钴禄氏,正红旗满洲人。在乾隆年间,历任步兵统领、崇文门税务监督、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四库全书》馆总裁官、《钦定热河志》主纂。任军机大臣期间,曾在承德负责接待英国使团。和珅在承德的府邸不止一处,今均已无存,现复原的这一处为南兴隆街花园胡同的和珅府。

季纪昀府,乾隆朝大臣纪昀的府邸。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其父纪容舒做过户部、吏部的京官。他24岁中举,31岁成为进士,入翰林院,纪晓岚著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对今天的古籍整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此外,他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在承德先后完成《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等著作,纪晓岚曾多次伴驾来承德、故建有府邸,在原火神店后街。今已无存。


敕建文庙
BUILDING OF CONFUCIAN TEMPLE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热河文庙建成,对承德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设于其间的承德府学,是当时塞外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管理机构,这里聚集一批秀才,出过不少进士举人。


热河文庙
热河文庙由照壁、棂星门、洋池、大成门、御碑亭、大成殿、东配庑、西配庑、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等建筑构成,符合孔庙建筑规制。其中大成殿内供奉有至圣先师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牌位,东西配房供奉有历代先贤和先儒牌位。

皇帝上谕
『朕每岁木兰秋狝,先期驻跸热河。四十年来,见该处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耕蓄殖,市肆殷阗,俨然成一都会,惟弦诵之风未盛。由于口外多朴鲁,无所师承,且未另立学额,更无以示鼓舞。因思热河各厅所属编氓及侨居年久者,其弟子不乏秀良。诚能教育而振兴之,未尝不足以示造就。自宜创设义学,延师训课,以励文风。并当建立学宫,酌定庠额,俾得借以上进。其如何筹办,着该督周元理悉心勘议具奏。至学校章程,并着会商学政罗源汉酌议具闻副。朕嘉惠塞民,广学毓材至意』。

松筠府,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松筠的府邸。松筠,人尊松公、字湘浦,姓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曾任热河都统,累官至大学士,据史料记载,松筠多次惠随清帝出巡塞外。他熟通蒙古语和汉语,当过皇帝贴身翻译。道光十五年(1835年)病逝,享年84岁,其府邸建造奇特,楼内方砖铺地,二楼是木地板,整洁得体,今已无存。

塞外都会聚民至万家
避暑山庄兴建之前,承德地区人烟稀少,本是蒙古部族游牧之地。随着避暑山庄的兴建,各地居民陆续迁来,人口日益增多,至乾隆朝中期,俨然已“闾阎日以富,耕桑日以辟,至于今将百年,屹为都会”,带动了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承德经济的发展。

庄园经济盛行
BLOSSOMING MANORIAL ECONOMY
清前期实行圈占土地和满、汉分治的民族政策。康熙亲政后,为缓和社会和民族矛盾,调整政策,放开口外封禁政策,鼓励垦殖,准允壮丁与农民到长城以北包括承德在内的地域开发建设。清中期以后,限制政策逐步放松,大量汉族人遂在蒙古族人居住的地区定居下来。

皇庄经济
IMPERIAL MANOR ECONOMY
从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清朝贵族在京畿大规模圈占官民土地,建立皇庄、王庄和八旗官兵庄田,占地17万余顷。康熙皇帝亲政后,下令停止圈地,主张把蒙古察哈尔、喀喇沁两部控制的承德牧区分别划为皇室、王公直属领地,设立庄头,役使壮丁,或招汉民垦种牧地。
承德的垦种方式沿用了八旗入关之前的庄园制,庄园设庄头或园头。清代的庄头有多种,按土地所有权大体分为:内务府庄头(皇庄),王公户下庄(王庄),八旗官员户下庄头,旗地庄头(包括民人带地投充庄头),官庄庄头(包括承种入官地亩庄头)等。庄头负责本庄的生产、管理人口和交粮纳贡。庄头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继任者需先提出申请,经主管官员查看,再经上级衙门批准后方能继任。同时,庄头还要承担杂物、杂役负担。除庄园外,还有鹰手地和杨木三旗地,分别负责养家禽和植树。

皇庄庄头
IMPERIAL MANOR HEAD
康熙年间于承德设庄头136名,分布于今滦平、丰宁、宽城、平泉、承德、隆化县和双桥区等地。乾隆五十年(1785年)承德围场兵丁除了每月赏银二两之外,拨给正白、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五旗兵丁养赠地120亩,兵丁不善耕种,交由庄头耕种收取地租,故承德的庄头钱粮基本上供应驻防兵丁或喇嘛口粮,未缴入内务府。由于承德地区常发生洪水泛滥,庄头土地被水冲沙压,有的庄头等第沦为二等、三等、四等。

手工技艺提升
IMPROVED CRAFTSMANSHIP
清朝时期,承德地域手工业门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来参加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设的匠人留居承德。其中,砖瓦的生产十分发达,磬锤峰下的五窑沟窑场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众多建筑提供了大量的琉璃砖瓦。

五窑沟
FIVE KILNS DITCH
五窑沟御窑场是清代皇家御用琉璃瓦窑场遗址,早在1939年,“日本建筑之父”伊东忠太就对五窑沟进行过专门研究,称其为“乾隆窑场”。如今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商贸繁荣
BUSY TRAFFIC AND TRADING
承德地处东北、内蒙古、华北结合地带,是游牧区和农耕区互市之地,也是交通、商贸的汇集地。清王朝为便利商人从关内贩
2天前2024-05-26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