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太原
山西博物院
游山西博物馆
 如果说成就春秋霸业的晋国是一棵伟岸的树木,那么山西这片土地无疑就是盘根错节的枝根。如果说促进民族交融的北魏是历史星空中的一抹光,那么山西无疑就是发光的那颗明星。

  思慕着古老文明的迷人风采,仰望着历史镜头中飞出的悠悠神韵,来到山西博物院,探寻霸业背后的灿烂文明。
山西博物馆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以及《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山西博物馆有哪些镇店之宝呢?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
  板面为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木板漆画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虞弘墓石椁,汉白玉材质,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通宽220厘米,1999年出土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墓主人为虞弘,中西亚的鱼国人,出使北齐时被北齐朝廷留任,掌管入华外国人事务,后死于太原。
  虞弘墓石椁的发现,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珍贵之处主要有二:第一, 虞弘墓石椁四周布满精美的浅浮雕,由50多幅单体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内容丰富,具体有宴饮图、乐舞图、射猎图、家居图、行旅图等,浮雕上所有的人物都是深目高鼻,其使用的服饰、器皿、乐器、舞蹈以及花草树木等,所表现的宗教习俗和民族习俗,均源于波斯与中亚诸国,反映了北朝和隋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第二,同时代该类型的石椁目前发现的仅三个,但属虞弘墓石椁保存最完整、文化意义更丰富、历史价值最大,十分难得。当置身在壮丽恢宏的艺术殿堂中或行或止,领略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时,柔光在眼前流过,祥云在眼中飘浮。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山西的佛教文化了,圣洁仁慈的释迦牟尼,气质娴雅的观音菩萨,博识广智的阿难等塑像与绘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随朝代兴替变幻着秀美的风骨。
山西文化像一首写在黄土高原上凝固隽永的诗,又是一副镶嵌在宇宙空间中恢弘壮观的画。是一部浩瀚的天书,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它宽广深沉,无奇不有。古老的三晋,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燃了人类文明之火。它经历千百年的开拓与智慧沉淀,延续至今,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2天前2024-06-27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