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沈阳
辽西古迹寻踪—义县安泰门遗址、广胜寺塔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它用物质的形式储存着不同时代的人文信息,传承着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辽西是我国北方古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这里形成了中原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在冲突中融合的特有的文化圈。千年以来,辽西作为中原汉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碰触,沟通及融合的交汇处,已经演变成一个历史的符号,具有独特的魅力。
纵观历史,辽西是中原汉族力量最先触及的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燕、三国时期的乌桓、南北朝时期的前燕、后燕皆在辽西地区留下了历史足迹。辽西因所涵盖的内容不同,故而辽西之概念亦有很大区别……若从地理位置而论,辽西是指辽河以西的地方,包括老哈河、大凌河、小凌河流域及医巫闾山地区,其辖域主要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及内蒙古赤峰的一部分。
正像大洋之中有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可以生衍出繁盛的生物群那样,辽西的文化土壤因各种文化的交流融会而丰腴。但是由于王朝的更迭,人世的沧桑,以及无休止的民族争战,使它蒙上了历史的积尘。故而,我们只好从文明的断层之中重新去发掘它、认识它。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追溯一方土地的历史及对未知的好奇,在这个酷热的夏日,我造访了位于辽西东北部,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义县。
义县,是一座古城。据史料记载,义县的历史建制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的燕国辽西郡。义县古称义州、宜州,作为辽西郡的古义县始终以义州的形式,执行它的职能到清朝末期。
我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人,但义县之于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当我踏进这座小县城,给我的感觉很冷僻,但它的历史悠久,境内却散有众多的人文遗迹……它们吸引了我的眼球。
安泰门是古义县的北门,也是义县古城门中仅存的一座,始建于1426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了。据介绍,安泰门原有月城和双层护铁城门,但均以毁坏无存,如今仅剩一个门洞(其它城门构件皆是现当代再造)门洞北临大凌河,南通古城北街。
历史上的辽西,也是北方佛国圣地,其佛教盛行,塔寺林立,以辽代建筑为最。辽代的义州也修建了许多塔寺,而坐落在古城西南隅的广胜寺塔尤为著名,它是古宜州城的城徽,也是辽代交通驿道的重要标志。
广胜寺塔,原名嘉福寺塔,始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年)。广济寺塔为八角13层实心密檐式砖塔。由塔台、基座、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全高42.5米,立于巨大的塔台南部。塔台高三米,平面呈梯形;塔台北部原建有寺庙,清代以来称嘉福寺,伪满时期已毁,仅存残迹。塔基分台基、须弥座、勾栏平座、仰莲座四部分。束腰中部残存着一些绕塔雕刻的伎乐青砖浮雕,这些雕刻细腻的伎乐天,身材壮硕,衣带飘飘,迎风挺立。有的舞蹈,有的吹奏尺八,有的击打羯鼓。束腰上部有用青砖浮雕的撑足伏狮。这些伏狮头顶莲座,足踏束腰,曲身昂首,威力四射。转角处还残存二三个手执兵刃,披甲戴盔的砖雕力士。塔身之高约占全塔1/3。每面有券门式佛龛,龛内莲花座上的坐佛形象大致雷同,但手势却做着不同的印相。我曾造访过辽西的广济寺塔、古塔寺砖塔、班吉塔,但我认为义县广胜寺塔更具时代印记的特色,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殊荣绝非浪得虚名…… 沈阳·辽宁
1天前2024-06-27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