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梅兰芳纪念馆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更是众多名人的故居所在地。在这座城市中,无数老街旧巷,如同历史的脉络,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位于护国寺街梅兰芳纪念馆,追寻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风采。
梅兰芳纪念馆坐落于北京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00余平方米。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前作过兵营,新中国成立后经修葺而建成住宅。1951年,梅兰芳从上海回到北京,由国家安排至此处居住,直至1961年逝世。
纪念馆开设了正院北房、外院南房、内院东房、西房4个展览室,正院北房为“故居陈列室”,保持了梅兰芳在世时的客厅、书房、卧室、起居室的各项陈设原貌;外院南房为“第一陈列室”,展出了关于梅兰芳主要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精选图片和资料;内院东房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道具及一些馆藏资料,另一内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换内容;西房为“第三陈列室”,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梅兰芳的书法、绘画等纪念品。
外院垂花门两侧分别植有一“春”(椿树)一“秋”(楸树)两棵大树,颇有“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之寓意。梅先生歌喉婉转,也是天地间的一种清音。里院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西府海棠。棠花落雨,柿果压枝,春华秋实,事事平安。在这院中,春听鸟啼,夏听蝉鸣,秋听虫唱,冬听雪落,四季恒听梅韵清音。无论街市怎样热闹喧哗,只要一进这院子,便顿感幽静安谧之美。梅宅屋宇精洁,花木扶疏,虚实掩映,动静相宜,自然天成,尽显道法自然之美。四合院是儒道互补的精神居所,梅兰芳在这里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
冯骥才先生说过:“一个伟人去了。他的精神,他的往事,他的气质,他独有的人生内容,除去留在他的作品里,还无形和无声地散布在生活过的空间里——这就是他的故居。”
暮年的梅兰芳再攀高峰,超越自我,创排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出经典大戏《穆桂英挂帅》,这出戏是他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上的一份贺礼。这个小院里,既陈列着丰富的有形展品,还散布着许多无形无声且耐人寻味的东西。
纪念馆内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让人情不自禁地追思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风采。
梅兰芳大师的一生,其品格和爱国精神都让人肃然起敬,且融入了他的作品当中。同时,他还不断革新、精益求精,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了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的境界,成为旦行中影响深远的流派,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
交通:乘坐北京公交22、88、409、特13路在护国寺站下车,进入护国寺街即达;
乘坐北京公交13、42、55、107、111、118、701、623、612在厂桥站下车,进入护国寺街即达
2天前2024-06-27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