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临泉
临泉游记: 聆听千年古树的心跳

每个空闲的假期都需要规划一场旅行,来把地图填满,就像陈绮贞唱的“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在路上遇到未知,带给平淡生活的一点慰藉,认识自己、遇见最美。最近工作有些繁忙,周末就想出去走走透透气。想起来家乡网传的千年银杏树,正好还能回去看看许久没有回去的老家,于是有了这次出游。

起点合肥,因为位于省内,路途很近,出行也比较方便,我选择了自驾。在出游的前一天,我也是备足了所有功课。地理位置、景点介绍、美食攻略......当然一个不会拉下的。

景点就位于临泉县204省道旁北大桥3桥向前1000米左右,位置很清晰,很快就找到了。
白果树(古银杏树)就位于临泉县城西侧沈子国的遗址,也是中国魔幻之都古沈国历史文化园内的银杏大殿旁,在网上了解到这颗树的树龄可是近1400年,与古城址、老丘堆并称为“临泉三大古迹”,至今仍枝叶繁茂,挺拔苍劲,银果累累,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它为“白奶奶”。

古树在午后阳光下金灿灿的傲然屹立,生机勃勃。当时见到的那一刻就忍不住惊叹到:好大一棵银杏树。围绕大树走一圈,摸摸粗大的树干,沾沾福气。银杏树很粗大,可以看出保护得很好。初秋季节叶子还没有黄,深秋季节绝对美不胜收。


生于盛唐,树龄越千年

由于我自己是历史专业出身,再加上对自然风光的喜欢,所以对银杏也是深有研究。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寿龄绵长,几达数千年。其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世人的钟爱和青睐,被视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民间常称为“白果树”或“公孙树”。


这棵近1400年的古树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城关镇流鞍河南岸的沈子国遗址。据考证,植于唐代的古银杏树,系沈氏后人为纪念祖先所栽植。古银杏树现树高29米,胸围645厘米,地围1050厘米,冠幅22.5米,枝下高6米,九大主枝的基部均顺树干下延联袂生长,使老干条条纵棱隆突,形成所谓“九棱十八丫、七十二枝杈”的奇特古态,连年结实,正常年景年产鲜果(种实)350公斤。古姿龙钟,挺拔苍劲,虬枝参天。这是《阜阳市古树名录》记载的树龄最高、胸围最粗的罕见千年古树,《安徽省古树名木》一书亦作记载。

闯王进京,留下不解缘

别小看这棵树,这株唐代古银杏树,在劲挺、沧桑的树干上铭记着一段段悠悠往事。据当地民间传说是农民起义首领李闯王进京时,路过这里拴马于树下而留下的印记。

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打北京时路经此处驻扎,一兵士病危,随军大夫就地取药,从古银杏树上摘了十几个果实熬制汤药,士兵得以治愈。李自成的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地秋毫无犯,遂派人查找银杏树的主人未果,即抽出宝刀在树身上刻下“闯王”二字,以示歉意。据说,前些年树身上的刻字、树下裸露树根上李自成坐骑留下的蹄印仍隐约可见。

多灾多难,傲立天地间

之前我再百度上也有了解到,这棵银杏树命在千年来也遭受过几次天灾,但是这棵神树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存活到现在。1931年8月15日,古银杏树从干内起火,村民奋力扑救无济于事,大火三天后自行熄灭。更令人惊叹的烧伤部分经过十年的养护奇迹般的愈合。
懂得人一定知道银杏树生性耐干旱但不耐积水,但在,1975年夏,临泉县发生洪水的时候,这棵银杏树却安然无恙。

这棵古树顽强的生命力让当地居民不得不深信它具有神奇的力量,成为大家心中的“神树”。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逢年过节以及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大家都会自发瞻仰,白果树四周香客如云,烟雾缭绕。


百子救母,枯木再回春

外界的自然因素是无法避免的,早些年这棵银杏树出现了树势衰弱的迹象,树冠南部出现枯死,树干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纵裂。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古树,特邀请了林业专家为古树会诊号脉。在古树四周设立了防护栏,竖立了30米高的避雷铁塔,用桐油涂刷树干脱皮处,深翻古树周围土壤,用麦田中优质土壤为古树培土。还采取民间“百子救母”的办法,在古树周围种上十余株小银杏树,为千年古树输送养分,增强古树生命力。

有了这样的万般呵护,这株古树已枯木回春,恢复了生机,才让后人有幸欣赏到。


全国罕见,古树美名传

在观赏古树的时候,正好有个热心的工作人员走来,他告诉我这棵古银杏树2014年7月被省绿化委员确认为我省第一批名木和一级古树,这也是离城市这么近,又这么大、这么古的银杏树,为全国罕见。

跨越千年而来,欣赏古银杏树是今人难得的机缘和福分。其实观赏银杏树的最佳时节应该是在秋季,放眼望去,那满树满地全是金灿灿的,下次考虑带着爸妈在深秋季节的时候再来一次!
2019-09-112019-09-11
1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