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萨米
Melissani Cave长160米,宽40米,最深处可达39米,洞穴内钟乳石的地质年代可以追溯到16,000-20,000年前,如此看来,早在人类文明发源之前这里就已经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出来了。这个原本鲜有人知的地下湖在1951年被洞穴探险家Yiannis Petrohelos发现,大概是频繁的地震使得洞穴顶部坍塌,从此,正午时分射入洞中的一簇缥缈阳光惊艳了世人。
在1962年对这里的首次发掘中,发现了一尊自然之神潘恩(the God of Pan)的泥土雕塑,旁边散落的泥盘碎片可以拼凑出一群宁芙围着潘神翩翩起舞的场景,据说一位名为Melissanthe的宁芙爱上了潘神,却因为被潘神拒绝太过伤心而不幸溺死在湖中,Melissani Cave因这位痴情的宁芙而得名。
每个人见到梅洞的第一眼,都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四顾环视,生怕惊扰了这里的神灵。若不是误入了精灵的国度,又如何会有这般美丽纯净之处?清澈的湖水随着光线变幻出斑斓色彩,似宝石似琉璃,深邃不见底,一直凝视这片蓝,仿佛有一种会把人吸进去的魔力。每天正午时分,当阳光从洞顶直射到湖面,点亮了那一汪幽蓝,整个洞穴如梦如幻,这正是Melissani Cave最美的模样。
乘着小船,可以去探寻梅洞深处的小岛。另一侧的洞室则仍有洞顶覆盖,岩壁挂满钟乳石,小岛之上覆盖着森林与苔藓。岩壁与小岛之间的水道很狭窄,仅容一船通行,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低垂的钟乳石,船家每次行至此处都会意兴盎然地高歌几句,那声音这洞穴中久久回荡不散,太动听。这样的B型构造也为Melissani Cave更添了一份奇幻的色彩。一半是海水,每日得到阳光的恩泽,纯净明亮晶莹剔透;另一半是陆地,终年阴暗湿沉,布满藻类与苔藓。如人生,如事理,亦明亦暗,亦正亦邪,总是各有一面。
而Melissani Cave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它举世无双的景致,还在于它是一座地下咸水湖。此处离海边约500米,且水位高于海平面,海水的来源一直是个谜。而在小镇Argostoli附近的Katavothres,则有一架锈迹斑斑的水力风车终年在缓缓转动,仔细观察水利风车转动的方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里的海水竟是自海洋流向内陆的,那么消失的大量海水又去了哪里呢?
直到1963年,地质学家在水中加入了一些追踪颜料,跟随它们的流向居然有了惊人的发现!——海水自Katavothres流入地下河中,然后与雨水混合,以一种半海水半淡水的形式,经过约30公里的长途跋涉,最终到达Melissani Cave,又在不远处的Karavomilos村流入了大海。整个过程历时两周,爱奥尼亚的海水自西向东由地下流经整座小岛,大自然的奇妙令人难以置信。至于为何会产生这种奇特的地质现象至今仍未有定论。而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体味这种特别、感受这种神奇就足矣~
2018-04-272018-04-27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