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新昌
盐道古痕•记新昌结局山古盐路
来到里家溪村后山,古老的盐道便悄然地呈现在我眼前。尽管时间的磨损,它留在结局山上已是十分短小的一段,我却觉得它还是在长长地延伸着,一直延伸到大山的那头,默默地通向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条自新昌大市聚镇,过小将、巧英直通宁海的山道,唐朝以来,盐贩沿着这条道路,从熬盐的宁海贩卖盐巴至新昌,于是就有了盐帮古道的名称。
脚下这条充满沧桑斑痕的古盐道,依山势而于半山腰凿壁成路,右侧依山砌壁,左边则临悬崖,旁无垒石为墙。道路由小块青石板和卵石紧密拼铺,风雨的千年雕凿已使石面光滑,隐隐约约还有石匠用铁斧子斫过的痕迹。光滑的石板儿路路面宽窄不等,宽的近两米,窄的也有米余,忽上忽下、忽宽忽窄,悠远而去。阳光下,山脚的稻穂金黄,而对面满山连片的竹子则从谷底顺山坡一直长到山顶,在迎风婆娑,绿意盎然。
秋色正浓,是盐帮古道一年中最美时刻。走在这条现在唯有驴友光临的静幽古道上,我情不自禁在心底里产生疑问,这古盐道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谁是古盐道最早的行者?他们怎样依靠挑担走通了这条蜿蜒于荒山峻岭之中的盐道?
新昌地处大山,山里的先人过惯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独缺的却是食盐,要吃盐,只能从山外面运进来。于是乎,有了盐贩这一行当,他们雇佣挑夫,用肩扛用背驮,从东面出产盐粒的宁海海边,一担一担源源不断地把盐巴挑进大山,“明清时,小将、南洲两个村,光挑盐的扁担就有500多根。”那些挑夫,挑着挑着,在深山?冷岙里挑出了一条坚硬的青石板路!走着走着,盐帮无以计数的脚步把岩石踩踏得极为光滑,把石板路走成了盐道,一条连着山里海边的商衢之道。
千年过去了,危崖、古木、藤萝犹在,古道边上的驿亭里驻足的却是寻游闲人。我从眼前匆匆经过的行行驴客,仿佛看到了挑盐的队伍,挑夫高高低低长长短短忽现忽隐地出现在起伏的山路上,我似乎听到脚步击打石板路的沉沉声音,那声音竟然在轰然回响,打破了山间特有的寂静,惊飞了潜伏在树林或灌木丛中的雀鸟,以及偌多的野曽。它们肯定都怔怔地望着这一队队行进的人们,然后,叹出一声声敬佩。挑夫身上汗水的酸味仍然在空气中散发,他们呼呼的喘气声,还在古盐道上一句句回响。过往的盐帮,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行走在古盐道上的探险家。盐贩挑夫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风霜雨雪自不待言,还得防范强人匪盗的袭扰。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开辟了一条人生之路。他们用体力与时间,与路途比赛,极有韧性地丈量着山路的长度,向大山里目的地一步一步靠拢,他们的双脚就像一把剪刀,咔嚓,咔嚓,一尺一尺地剪开这一条悠长的小路。
  盐帮无数次踩过的古盐道,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沉积了先人们的汗水。回望隘口,盐帮先人身影已远去,其实,这里有许多沧桑岁月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知,抑或己湮灭在这片土地里。只有这一方方的石板,一块块的卵石,让我们去想像有千年的盐道历史。前方山顶凉亭边多了家售卖盐水煮鸡蛋的夫妻小店,他们应该是古盐帮的传人,他们的生活还是没有离开盐。
脚步在前行,历史在远去,残存的古盐道留给我们的只是回忆,悠远的情愫如风儿在耳畔呢喃絮语,如烟霞在眼前闪烁迷离。

 
#旅行酷体验
#值得去的古镇古村
2019-11-192019-11-19
2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