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普莱森特山
Astwood Cove Beach
同昨天行进的方向相反,今天的旅行是岛的西侧。经过一天的磨合,我对我的“坐骑”以及百慕大的道路已经很是熟悉。上午9点,我从酒店出发,前往百慕大西端的“皇家海军船坞”(The Royal Naval Dockyard)。为了能节约一点明天的时间,我决定顺路先到Astwood Park去看一下。百慕大是世界著名的沙滩度假胜地,这里的沙滩大多都分布在岛屿的南岸,而北岸则以岩石为主。旅行指南上说Astwood Park内的沙滩很受独行游客和夫妻的喜爱,因为它不会像百慕大其他沙滩那样拥挤。这里的沙滩很小,呈海湾形状置于大片岩石之下,并不容易被人所发现。由于之前不清楚这里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时间的关系,我当时并没有走下去一探究竟,只是在高处的地方驻足欣赏了一下百慕大清澈的海水。后来晚上回到酒店,查找了些具体信息,最终决定在后一天重返这里。

上午10:15,我骑车抵达百慕大西北端尽头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The Royal Naval Dockyard。这里从美国独立直到冷战时期以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在西大西洋的一个主要基地。百慕大在欧洲与美洲新大陆之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早在16世纪英国人开始在百慕大殖民以前,法国的私掠船(一种获得国家授权可以拥有武装的民用船只,用来攻击敌国的商船或者军舰,实质上就是有国家支持的海盗船)就将百慕大作为一个平台用来对抗西班牙的大型帆船。尽管如此,英国在初期并没有把百慕大作为一个主要的海军基地直到美国独立并开始威胁到英国在西大西洋的恶霸主地位。在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了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威胁来自法国,拿破仑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与英国开始竞争。英国皇家海军在欧洲大陆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无法抽身再去对付私掠船。另一方面,英国的成功殖民使得美国的资源优势一直推动并支撑着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到1776年,英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商用舰队是由美国人的船只组成的。然而在随后的英法战争中,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拒绝为战争提供支持的做法激怒了英国,而英国海军军部也对美国商人和军舰时常调走本已非常短缺的人力资源而感到恼怒。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逐渐展露出想要打破英国海上霸主的兴趣。于是,为了反击法国私掠船在美洲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在百慕大修建造战舰。虽然修建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对付私掠船,但后来这里建造的大量船只利用其速度和操控特的优势,最后主要用在了逃避敌人和运送重要货物和信息的用途上。初期,皇家海军计划将基地在岛屿的西端,这片地区在早先的时候已经被买下。然而由于当时并不清楚海底受否有允许大型船只通过的航道,不得已只有把海军设施安排在了当时的百慕大首府圣乔治镇,也就是整个群岛的东侧。然而当岛屿西侧航道确定后,皇家海军迅速决定将海军的所有设施都重新安排回岛屿的西侧。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到1815年)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加强其在百慕大的船坞建造。同时,英国陆军也开始在早上修建防御措施。英国政府此时更多的是将百慕大看作是一个军事基地而非殖民地。在百慕大修建船坞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当地石灰石砂岩的孔隙度。这个问题直到1869年才由一个浮动船坞的方案所解决。到了19世纪末期,百慕大劳动力人口仍然稀缺。军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从西印度群岛(今天的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引进劳动力,这一波移民潮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战期间,百慕大的船坞和舰队启到了保护盟军商船在大西洋上安全的作用。相似的作用在二战期间也得到了体现。而皇家海军船坞修建的船只同样也参与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随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盟军阵营,百慕大海军基地的重要性在英国海军军部中被迅速消弱。根据1955年华沙条约,美国在百慕大的军事基地可以用来保护针对百慕大的潜在威胁。于是在1958年,英国皇家海军关闭了其在百慕大船坞的绝大多数设施。其最后的设施也于1995年同加拿大和美国海军在岛上其他一些军事设施所一同关闭。

今天的皇家海军船坞已经成为百慕大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是大型邮轮的停靠码头,所有乘邮轮来百慕大旅游的人对百慕大的第一印象差不多就是这里。每到有邮轮抵达的日期,这里周边地区就会变得非常热闹,出租车/大巴车一辆接一辆的将船上的游客送往岛上的其他景点,而这一天无疑也会是百慕大岛上游人最密集的一天。所以如果你想避开人群,那么最好能提前知道邮轮抵达的日期,当地的旅游信息中心有详细的时间表。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船坞区域的配套旅游设施相当完善,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块非常独立的游客村。餐厅,商店,沙滩,水上娱乐活动以及博物馆等等应有尽有。对于乘邮轮来百慕大的游客,不夸张的说,即使他们哪都不去,单单这个船坞区域就可以“浪费”掉他们一天的时间。这其中,百慕大海事博物馆(Bermuda Maritime Museum,同时也是百慕大国家博物馆的所在地)可能是最有看头的一个。它是百慕大目前最大的博物馆,其建筑前身是19世纪时期在此修建的要塞,馆内展示了百慕大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外海边的炮台上,已经锈迹斑斑的大炮与周边的美丽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于下面还有不少计划中要去的地方,我在皇家海军船坞不敢再做过多停留。下午13点,骑车离开船坞,开始往回走。群岛西北端沿路的风景不错,由于此处的陆地面积极窄,公路两旁不远处便是清澈碧绿的海水,让人觉得很是舒服。下面的目的地是Somerset Island。如果不注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百慕大这个“主岛”是由单一岛屿构成的。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主岛”却是由多个小岛所组成的,岛与岛之间用桥连接。由于彼此的距离非常近,桥梁的长度大多也非常短,所以不少人才会忽视了这点。按照旅游指南上的介绍,我骑着轻骑先在Sound View Road周围转了一圈。那里是百慕大居民的一个生活区域,指南上说这里有岛上最好的居住住宅。不过转过之后我对这里并没有留下太多记忆,也许是类似的住宅和建筑在岛上已经看了太多的缘故吧。随后,误打误撞地来到Somerset Long Bay一侧的沙滩公园Daniel's Head Beach Park(原本打算是到Somerset Long Bay去的)。这里的风景没有让我失望,岸边的座椅与宝石般清澈的海水以及远处置于水面以上的高脚屋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相反,后来我在网上查找有关Somerset Long Bay的照片后才发现原来那里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骑车返回之前路过的Somerset Village,这是Somerset岛上一个很小的村镇,只有一条主公路从中穿过。村子虽小,但氛围却很好。有一种身在人类文明社会但又非常清新自然的感觉,很适合在忙碌而紧张的旅行中稍微放松下自己的心情。时间已经是下午15:30,我知道之前制定的计划今天又完成不了了(我之前打算这一天的下午去百慕大南岸的各个沙滩转转,然后在最后一天的上午重返圣乔治镇),所以索性先解决肚子问题,走进了路旁的一家餐馆。酒足饭饱后骑车继续往汉密尔顿城的方向走,在即将离开Somerset Island的时公路会通过一座很小的桥梁,它连接着Somerset Island与百慕大的主要陆地与城镇。这座桥叫做Somerset Bridge,是17世纪在百慕大修建的前3座桥梁之一,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开合桥(类似于著名的伦敦塔桥,桥面可以从中间分开),其打开后的宽度仅够一条单桅的小型帆船通过。


继续往回走,由于旅行手册上所记录的Gibbs Hill Lighthouse灯塔开放时间有误,眼看“关门”时间就要到了,我在路上没有再停车,直接把车骑到了山上的灯塔处。百慕大目前有两座灯塔,Gibbs Hill Lighthouse灯塔是当中较高的一个。虽然它的绝对高度在灯塔里并不算高,但是其位于山上的地理位置仍然使它成为了百慕大的最高点,海拔108米,飞行员从100英里(16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它所发出的亮光。灯塔建于19世纪40年代,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由铸铁建造的灯塔,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能使钢铁产生弯曲。虽然人们需要通过塔内185阶狭窄的旋转楼梯才能爬上塔顶,但是能亲眼俯瞰百慕大群岛全景的诱惑也是巨大的。站在塔顶的瞭望台上,你可以享受到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1953年登塔所看到的同样的美景。

离开灯塔,为了能减少明天行程的压力,并在相对适合的时间里见识一下百慕大著名的粉红色沙滩,我把今天最后的目的地选在了距离酒店相对较远的Church Bay沙滩。虽然之前我在网上看到的有关百慕大粉红色沙滩的照片都有明显加工的痕迹,但当我真正走近这里的沙滩时心里还是有些失望。因为所谓的粉红色实在是不明显,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刻意去观察,你并不会觉得这里沙滩的颜色和别的沙滩有什么区别,也许这可能也跟我选择的沙滩不当有关。虽然百慕大南岸的沙滩大多都号称是粉红色沙滩,但它们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却并不一样。旅行手册上说Church Bay这里的沙滩呈现的是暗粉红色。当然这里的沙滩海景还是让人称道的,只不过那令人期望的粉红色可能也真的只有等到日落时分才能凸显出来吧。傍晚19点我回到酒店房间,窗外阳光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柔和,这是我在酒店的最后一晚,升级换来的阳台海景不能浪费掉。于是在随后的一个小时里,我拿着手中的相机在房内的两个不同朝向的大阳台上不停穿梭,记录着夕阳下百慕大的美景。
2014-07-082014-07-08
1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