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卡佩尔-格拉芬豪森
【Alaska游记】追逐北极星,夏末阿拉斯加之旅(5)
人类有不少征服自然的例子,而阿拉斯加输油管就是当中教科书般的完美案例。如果你是文科生,不知道这玩意儿,我不怪你。如果你是国内的工科生,不知道之玩意儿,我也怪不了你。但是作为美帝的工科男,我至少在物理,结构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的三门课里见过他的英姿。北起北冰洋的普拉德霍湾,向南绵延1300多公里,翻过三座山脉,穿透万年冻土层,陪伴迁徙的鹿群,途径阿拉斯加各大城市,直抵瓦尔迪斯港,三十年来向世界各地输送了150亿桶原油。这是机械史上的奇迹,是材料史上的奇迹,是结构史上的奇迹,是力学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共同的奇迹。作为一名工科Diaos,遥想当年苦逼的前辈们在这块渺无人烟的工地上搬砖搬到逆袭,怎能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不过我心目中排行第一的工程奇迹还是大天朝长城,那砖搬的能解决多少工科diaos的就业?!)
当我默默走到巨大地输油管道下面,早已内牛满面。伸手抚摸着结实的工字钢梁,心中默默计算着每一根的受力与形变量,抬头仰望又硬又粗的管道,强迫自己不列式计算每一颗铆钉的momentum,更是眼角滑翔,几乎如同朝圣。暗自感叹自己工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犯得不轻的同时,我随着管道的起伏眺望远方,看他翻山越岭,时而地下,时而腾空。我突然感到了不一样的美丽,越是简单的结构,越能打动人的内心,更何况他如此的雄伟,如此的刚强,他就象征着无数今天埋头搬砖的工科diaos,只要肯一直搬下去,总有一天会成为工头,创造最大的奇迹。
随着管道的忽上忽下,大巴驶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地球的历史,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不过漫长的时间空间却有着荒诞的节点,那就是在正午时分被育空河(Yukon River)拦腰打断。我在米帝从来没见过如此宽阔的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湍急。大桥两端的警察死死盯着大巴不让它停下,司机只得慢慢地驶过,让我们感受着大河的洗礼。
河的对岸有一家建在永冻层上的小旅店,更确切的说很想南极的科考站:房子悬空在桩子上,防寒板将整座一层棚屋紧紧包住,留下一个个小窗透出温暖。我觉得这房子外的停车场比整个伯克利校区都大,因为阿拉斯加最不缺的就是空间。招待员妹纸很漂亮,汉堡也很正点,导游给我们介绍当年一头熊钻进旅馆窗子偷吃厨房食物的故事,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我们已在北极圈附近,高大得树木几乎殆尽,而裸露的石层也泛出斑斓的颜色。车子奋力爬过一个个陡峭的上坡,在欢呼声中滑过每一个下坡,扑面而来的都是嶙峋怪石,很远又很近的兀然矗立在苔原的上方。其中就有著名的拇指石,好像给旅人指明着方向。
大巴总会在乱石成山的地方停下,全车人不论老少都享最高点爬去,眺望着天边的地平线,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陆地和海洋一样宽广的地方。站在乱石穿空的最高处,我不禁也心生豪迈,展开双臂,一吐夙愿:不知让我伯村儿工院成功毕业拿到研究院offer这样低俗的愿望老天能否帮我实现?
车子终于行驶到了北极圈界碑,那里就是一块毫不起眼的木牌,围着星星点点的路人,包括一对骑双人自行车的意大利情侣。我蛋疼的在巨大地北极蚊子中抢到了拍照的地方,在车长,这个老阿拉斯加人的带领下,跨入了北极的地界。
虽然压抑一扫而空,但其实我并没有多么激动,因为我知道,我还没满二十岁,却已有一颗成熟的内心,我总有一天会骑车到布达拉宫,背包敲开南极中山站的大门,进入亚马逊丛林挑战一下贝爷,还有优雅地在欧洲流浪三个月。阿拉斯加,这只是起步而已。
遇到暴雨,回程的车走走停停,一路看着随车播放的科教短片,偶尔下车挖地洞摸摸永冻层的感觉。眼睛干得很难受,但是却又说不出的欣喜,十六小时荒原,我熬过来了。
2015-05-192015-05-19
点赞
快来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