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伊夫
东欧六国游---波兰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是波兰的第三大城市,建于8世纪,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该城1320~1609年曾为波兰首都,十分繁荣,是当时欧洲著名的文化科学中心之一。克拉科夫城内古典的建筑物弥漫着中世纪的风情,被誉为波兰最美丽的城市。
我们先去参观坐落在维斯瓦河岸边瓦维尔山上的瓦维尔城堡。城堡建于8世纪,是中世纪波兰历代国王的王宫,城堡里有瓦维尔教堂,王宫,钟楼和保罗二世博物馆。沿着石砖路向上走,远远地就看见了城堡墙楼上波兰民族英雄柯斯丘什科将军的骑马铜雕像。从侧门进入了城堡内,来到了瓦维尔教堂。瓦维尔大教堂始建于1020年,是波兰国王加冕和王室成员下葬的地方,自1320年第一次加冕礼以来,随后的5个世纪中一共举行了35次加冕礼。波兰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灵柩也葬在这里,其中包括爱国将军柯斯丘什科、波兰共和国创建人毕苏斯基、二战时的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教皇保罗二世、著名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等。教堂里还躺着一位仅活了25岁的年轻美丽的女王雅德维加。教堂前站立着出生于波兰的罗马教皇保罗二世的铜像。教堂钟楼上悬挂着重12.7吨的波兰第一大钟西格斯蒙德大钟。教堂南侧还有几座漂亮的小礼拜堂,最突出最华丽的是金色圆顶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齐格蒙特小礼拜堂和黑色圆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华沙礼拜堂。城堡花园里有一座白墙红顶的建筑,那是瓦维尔王宫,如今已经成为各种主题的博物馆,展示王室生活用品和军事兵器。我们并没有入内参观,跟着导游登上了西南端的堡楼。在堡楼第七层顶楼四周的窗口中,从不同角度眺望着克拉科夫的风光。
接下来前去旧城区参观中央集市广场。中央广场古时曾是克拉科夫的市中心,被称作“主市场”,建于13世纪,是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座米白色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这是建于16世纪的纺织会馆,现在已改建为商场和博物馆。纺织会馆前耸立着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雕像。走进底层的商场,两边密排着出售琥珀饰品、杯盘餐具、波兰娃娃、手套毛衣等各种波兰民俗艺品的摊位式商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有一群修女们站在出售波兰娃娃的摊铺前细看着,很引人注目。我并有去参观二楼的国立博物馆,从商场中一穿而过来到了广场东北角的圣玛利亚教堂。这是一座砖红色的哥特式风格建筑,始建于1355年,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教堂正面耸立着两座高低不同的钟楼,高的一座达81米。数百年来每到整点,从钟楼顶部都会响起号角声,号声在中途中断,以纪念13世纪的著名号手,他在蒙古人袭击城市时,发出警报,而被弓箭射中喉咙。教堂外表十分普通,内部却很华丽。要参观教堂内部必须购票,票价为10个波兰兹罗提(约合人民币17元),我买了一张参观券,又付了2欧元的摄影费,从边门走进了教堂。教堂内部装饰为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完美结合,五彩斑斓、金碧辉煌,华美之极。从墙面精致的浮雕和壁画到星光闪烁的穹顶和彩色绘画玻璃窗,从主祭坛和讲经坛到唱诗班座椅和旋转楼梯,无处不精,无一不美,令人叹为观止。教堂内装饰多为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最为著名的是主祭坛上的三联雕刻,是德国15世纪雕刻大师施托斯的作品,他于1477年来到克拉科夫,用12年时间完成了这幅雕法精细、灵动的椴木彩绘群雕。祭台高13米,宽11米,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木雕祭台。祭台上的大小人物有200尊,小的只有3厘米,大的达到3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品。两边唱诗班座椅上方的护墙上,各雕刻着一长排金灿灿的圣经故事浮雕,和主祭台相映相衬,更显得美轮美奂。
从教堂里出来,来到了被纺织会馆分隔开的广场的西部,西南端有一座高高的塔楼,那是老市政厅钟楼,这座钟楼是1820年因开辟广场而拆除的老市政厅唯一保留下来的部分。钟楼建于13世纪末,高70米,倾斜55厘米。钟楼西墙前有一个侧放着的脸上扎着皮带的人头雕塑,后面的墙上有一块标牌,上面标示着“民间戏剧舞台在市政厅广场GL1”,看来这个人头雕塑是民间戏剧中的人物。此时已是傍晚6点了,我来到集合地点—-广场东南面的齐格蒙特小教堂,教堂前围坐着许多人,观看着民间音乐家的演奏。广场四周的露天酒吧里宾客满座,广场中三五成群的游人中不时会出现几个白衣修女,广场外漂亮的女驭手驾驭着华美的马车,夕阳下的中央广场另有一种动人的风采。
瓦维尔城堡
柯斯丘什科铜像
瓦维尔教堂
教皇保罗二世
华沙礼拜堂和金顶齐格蒙特小礼拜堂
银钟塔
皇宫
瓦维尔城堡
中央广场
纺织会馆
诗人密茨凯维奇雕像
圣玛利亚教堂
橡木和椴木彩绘群雕主圣坛
老市政厅钟楼
2017-01-112017-01-11
9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