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洛杉矶都会区
梵高 128年后 你还会在麦田里开枪吗
Louis Vuitton将他的画和名字印在包上
各个城市能找到以他命名的热门主题餐厅
关于他生平的手绘动画电影掀起全球热潮
每一场与他挂钩的展览总是一票难求

绘画天才
家喻户晓
百世流芳
这样的梵高
是每个人都司空见惯的形象
而有一个人
却至死也不曾见过这种辉煌
这个人就是梵高自己
1890年7月27日
128年前的今天
梵高在麦田里 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胸膛
直到那刻之前
在梵高看来 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是
一个怪人
一个落魄的无名小卒
一个在社会上毫无立足之地的人
他大概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
如今这个声名大噪、万人敬仰的自己
梵高短暂的艺术生涯
27岁的开始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荷兰后印象派画家。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他,其实是辗转做了很多工作后,直到27岁才开始了艺术之路。
1880年,一事无成的梵高从教堂离职回家,父母也开始受不了他,认为应该送他去精神病院。而弟弟提奥·梵·高看不下去,暗中给钱供梵高维持生活之余,鼓励梵高去画画,并资助他去皇家美术学院接受正式的培训。当时的提奥已经是一名颇有成就的画商,他的支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精神上,都是梵高短暂却深刻的艺术生涯不可或缺的部分。
命运多舛的10年
然而,走上绘画之路的梵高命运多舛,画作不受赏识,郁郁不得志,从巴黎搬去南法的阿尔勒,几经辗转又从圣雷米搬到了巴黎附近的瓦兹河畔欧韦…他日复一日创作的生活,有过冲动的爱情,开设过艺术家社区,遇过惺惺相惜的知音,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割掉过自己的左耳,住过精神病院…直到1890年5月,长久矛盾的精神折磨下,梵高又得知了提奥家可能出现经济危机,这让大多数时候都依靠弟弟资助生活的他变得愈发痛苦,焦躁不安。
37岁的陨落
被认为是梵高生前最后一幅遗作《麦田群鸦》, Vincent van Gogh, 1890. 50.2 cm × 103 cm (19.9 in × 40.6 in).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1890年7月27日,梵高拿着一把手枪,独自走到麦田中,对准胸膛扣下了扳机。戏剧性的是,当下的他并未死去,而是失去意识在麦田中昏迷,再次醒来时,寻找手枪无果,踉跄地回到了他的住所。
闻讯的提奥大惊失色,马不停蹄地赶到哥哥身边,但约30个小时后,梵高还是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年仅37岁。 一代天才,就此陨落。
梵高与盖蒂博物馆
盖蒂的老朋友们都知道,在洛杉矶圣莫妮卡山上的盖蒂中心 Getty Center收藏着一幅镇馆之宝,就是梵高去世前一年,在圣雷米创作的真迹《鸢尾花》。
《鸢尾花》
画中的花圃,繁茂的紫蓝色鸢尾花丛中,独立一抹与众不同的白色,远处是鲜亮的金盏花,整个画面充满律动与生气。花朵没有一个整齐的生长方向,每朵呈现着自己的独有姿态——鲜丽可爱却又略带孤独不安的忧伤,甚至传递出一种近乎挣扎的情绪。
1889年5月,著名的“割耳事件”过去几个月后,梵高自愿住进精神病院,在里面住了一年,这幅画是他在住院期间创作的一幅作品。住院期间,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庭院角落里,发现了这片花圃,而那段时间,这里就成了他的慰藉之地。
鸢尾是法国的国花,它的古法语拼法是fleur-de-luce,是“光明之花”的意思;而拉丁学名Iris tectorum的大意为“屋顶上的彩虹”,并且鸢尾的色彩丰富如同彩虹。相信这样蓬勃的朝气,曾治愈过心力交瘁的梵高,让他感受过向上的生命力。
梵高始终觉得,自己和大自然间有种强烈的精神和感情关联,可能是因为他在荷兰乡村长大,也有可能是亲近大自然极大地帮助他应付忧郁症和精神疾病的困扰。梵高创作这幅画的前一年不久,他刚刚离开巴黎,希望到法国乡下静静心。在巴黎他学到了印象派的特有技巧,同时,他也迷上了日本木版画强烈的设计感和平涂色调。
梵高认为法国乡村很美,东方艺术中的优雅也不逊色,两者是相通的。于是在这幅作品中,在曲折蜿蜒的轮廓线里,每一片渐变色的花瓣、每一片边缘弯折的叶子里,都能看到东方艺术的优雅。大概一生在痛苦与无奈中度过的他,心底从未停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我想让人们在我的画中看到,这个无名怪人的皮囊下,有着一个什么样的灵魂。”
—— 梵高生前曾在信中写道。
他最终还是做到了,只是这一天来得晚了一些。
2018-09-192018-09-19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