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格朗康迈西
外国的桃花源—霍比特人村
【写在游记最前面】
高晓松说,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只是这句话,让多少文艺份子像个革命家一样,干脆利落地一纸写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朝着上司的丑恶嘴脸扔去。自小家庭优渥的高晓松,他随时可以像梁朝伟一样,在某个小忧伤的早晨,飞去世界的某个角落,喂一个下午的鸽子。至于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普通女人,没有去呼吸新西兰原生态的空气,没有去感受斐济海岛上醉人的日出,她甚至连穷辟的尼泊尔也没去逛逛。她辞职后只是嫁给了一个男人,或许她想看的世界是婚姻,又或许她的那封辞职信,仅仅是出于一个突然的兴起。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能像高晓松这些人那么“任性”,同时也不会甘心于坐井观天把一颗自由的心埋藏,充满好奇的我们也想证实下,外国的月亮是否真的比较圆。世界那么大,确实不止眼前的苟且,但是我并不赞同一些人纯粹为了诗和远方,朝上司脸上扔辞职信,随随便便地抛下当前的生活一走了之。我并不是一个太爱旅游的人,但想去的地方,无论过去过久,一定要去。新西兰,从想去,到准备去,间隔了数年。从准备去,到正式去,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期间是各种查找攻略,找预订,工作上面的交接等等。
《桃花源记》是对于我影响最深的一篇文言文,它是我想象而向往的一个乌托邦。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而且那里与外人间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看过《魔戒》,知道有一个叫夏尔的地方,那里住着一群霍比特人。
我想,这个叫夏尔的地方,大概就是另一个桃花源吧。
【关于交通】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新西兰待的时间不长,像网上很多达人规划的密密麻麻长达十多天的行程简直要命。除了霍比特人村,新西兰的其他几个地方也就是顺带去看了下,在皇后镇的高空跳伞,以及一天的路特本步道。
签证的话还算通顺,签证申请费860元,办理手续费220元。由于懒得跑,就在网上找信得过的代理去弄了,记得是1339的样子。机票的话,但凡会上网的人都知道哪里可以订,不提了。国内段的在这个网上订吧,便宜到吐。因为是自己一个人去,所以没选择自驾,虽说新西兰是最适合自驾的国家之一,但山路多路程长,一个人开简直受罪。所以搭巴士成了我唯一的选择,Intercity和Nakedbus两家著名的巴士公司是首选,性价比高,常常有一元票出售。市内巴士Cityride一次2元,一日通票6元。
【关于门票】
【霍比特人村】
坐上景点特别提供的观光巴士,高低起伏地在农场里开了大概15分钟后,终于到达了我向往已久的霍比特人村。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地形与低矮的袋底洞相得益章。不得不佩服制作组的布局手腕。
霍比特人住的村庄是经过精心打造过的童话世界。剧组为了在电影开拍前一年,就在这里种花种菜了。霍比特人住的底袋洞和木屋散落在翠绿的山坡上和山脚下。房屋的窗户大多呈圆拱形。导游介绍说从房子的装饰可以判断主人的职业等信息。例如园丁家外面多鲜花。
来之前就在想,制作组真是精力旺盛啊,真的能看到的东西都做得淋漓尽致了,来到才发现,略有遗憾的是,不少的屋子空有门面,圆门里面什么也没有。不过听说当地人已经打算扩建,完完全全地要还原霍比特人村,好好期待吧。
比尔博在这初遇了甘道夫,电影里的镜头瞬间浮现眼前,仿佛看到甘道夫他就坐在这长凳上抽着烟斗,用他那深邃而智慧的眼神望着你,向你微笑。
这里是故事的序章,冒险的起点,比尔博·巴金斯的家。周围的花和草生机勃勃,似乎在等待着它们的主人什么时候能回来。正如电影所说的:一直有个巴金斯家族住在山丘下的袋底洞,而他们也会永驻这里。“Theres always been a Baggins living here, under the hill, In BagEnd.And there always willbe.”
看到这个稻草人,想起了山姆跟佛罗多走出霍比特人村时说的一句话:“我只要再跨一步...就是我离家最远的一次。”山姆啊,来这里也是我离家最远的一次呀。
绿龙酒馆,电影中各色人物聚集的地方,这里反倒勾不起脑海里相关的画面了。很多时候,氛围还是要人来营造的。呆久了发现,这里只是个吃东西的地方,仅此而已。啤酒的话,可以免费喝一杯。本人喝酒过敏,所以就没试了,不过听说蛮好喝的。
还是远远地观望适合我,蔚蓝的天,澄澈的湖水,翠绿的草。我不禁显露艺术细胞,哼唱起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
2015-10-282015-10-28
9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