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萨拉戈萨
我在黔东南等着与你相遇
黔东南这里似乎有意放慢了转动,这里没有林立的巨厦,这里只有连绵的大山和陡峭的山崖,还有参天的大树,清澈的水流,纯朴的民族。
这就是传说中的纯木质吊脚楼,也叫“吊楼子”。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朝向多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一种半干栏式木质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这种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的古老的建筑,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
吊脚楼承载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毫不留情抹去,,吊脚楼正在慢慢消失。
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梯田上寨子的房子,都是木质吊脚楼建筑。
侗族同胞在鼓楼下面歌唱侗族大歌,这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糯稻和鲤鱼,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吧。《我们的田野》那一集介绍到的。黔东南腹地苗族地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稻田里养鱼。糯稻颗粒饱满,鲤鱼肥美鲜嫩,是上佳的原生态食物。
正在捕鱼的人们每个寨子在一年中会确定出三天,让大家自由到任何人的水田里捉鱼捕鱼。如果你自己家的田里没有鱼给别人捕捉,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侗族吊脚楼
从江岜沙苗寨荡秋千的情侣
岜沙苗寨也被称为“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族部落仅2000余人,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饰奇特。
西江苗寨的盛大节日
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居于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梯田环境相辉映,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给人一种“人间仙镜,世外桃源”的感觉。
梯田美景,四季如画。每年的四、五月是梯田注水的季节,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轮廓。夏天的梯田,到处是一片青葱稻浪,如一条条绿色彩带迎风飘扬。金秋十月的加榜梯田,由于海拔高低不同,同处于一座山坡的梯田,黄色由浅变深,形态各异,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冬季,注水的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绿色的绿肥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这里也成了摄影家的天堂。
参加稻田捕鱼比赛的人们
夜晚,侗族人在他们的鼓楼前唱侗族大歌。外面的世界和他们无关!
“侗族三宝”那便是:鼓楼、风雨桥以及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侗语称为gallaox或galmags,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曾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亮相,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小黄村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黄人爱唱歌是出了名的,小孩能说话就能唱歌。
侗族大歌悦耳动听,村貌古色古香,绝对是放松心灵的好地方。
夜晚的侗寨,夜夜笙歌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
河边的民族舞蹈
侗族人盛大的迎宾仪式!吹奏芦笙,唱拦路歌,喝糯米酒。
侗族百家宴。每家每户都拿出最最好吃的美食来和大家分享。
侗族抬官人
侗寨鼓楼,侗族的精神象征
2018-06-012018-06-01
点赞
快来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