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阿拉善右旗
张掖-嘉峪关-额济纳旗五日游 D1张掖-马蹄寺石窟-七彩丹霞日落。宿张掖 D2张掖-平山湖大峡谷-宿巴丹吉林 D3巴丹吉林-宿额济纳旗 D4额济纳旗大漠胡杨林-居延海日落-宿额济纳旗 D5额济纳旗-黑城怪树林-嘉峪关结束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而且那里还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庄严的寺庙,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每年吸引了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2005年,巴丹吉林沙漠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第一名。      1   景区介绍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属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绝对最高温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70~80℃,年蒸发量大于350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80倍。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 五绝著称。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600多米,沙峰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在沙漠腹地,有规则排列的巨大复合型沙丘连绵不绝,高峰林立,宛如海浪卷起的巨浪,气势蔚为壮观。沙山顶端蜿蜒曲折如刀刃,沙壁如峭。最高沙峰为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相对度500多米,是最高世界沙山,比撒哈拉大沙漠高峰还高70多米,俗称 “世界沙漠珠峰”。必鲁图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上,峰尖高耸云天。极目远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层层叠叠,涌向天际,蔚为壮观。登临峰顶,还能俯瞰到沙峰四周相隔着几公里的6个湖泊。它们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湖畔有袅袅炊烟升起,令人不禁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诗句。      巴丹吉林沙漠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位于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整个中心区均为相对高度在200-500米的沙山,峰峦陡峭,沙脊如刃。沙子下滑的沙响如同雷鸣,又酷似战斗机的轰鸣,沉闷而深远,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鸣沙山山底有淡水湖,湖水清澈静爽,微风怡人。沙漠因为缺水而难以生存,但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观。高大沙山间的低地,湖泊星罗棋布,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南部。由于蒸发强烈,湖泊积聚大量盐分,湖水大多不能饮用或灌溉,只有少数为淡水湖。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      庙海子,意思是“有庙的海子”。庙海子是个神奇的湖,湖周围是沙山,这里一年的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湖水含盐量高,但却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风沙掩埋。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喷出的泉水流入海子。   海子边有座藏传佛教寺庙,建于1755年。这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幽静典雅,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亦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还有一座白塔,在黄沙蓝水间显得格外抢眼。传说寺庙是汇集了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赖山和天山的石头做基石和栋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从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庙。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有众多甘泉,其中以音德日图的泉水最为著名。音德日图属咸水湖,湖面碧波荡漾,湖边绿草如茵,水鸟嬉戏。该泉处于湖心,涌于一块约3平方米的孤立礁石上,上面有108个泉眼,日夜不停地涌出甘甜的泉水,且水质极好,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此水,有强身健体的奇特*。相传,历代阿拉善王爷专门组织骆驼队不远千里来此,驼运此水。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   2   关于沙漠化   (1)沙漠化与荒漠化      沙漠化不等同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荒漠化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我国分布具体表现为西北的沙漠化、华北平原的盐渍化、江南丘陵的红漠化、云贵高原的石漠化等。因此,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   (2)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缺乏植被(保护)等。人为原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3)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沙漠化直接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而土壤肥力的恢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土地沙漠化还直接对村庄、道路、水渠、电力等基础设施形成威胁。同时,沙漠化造成表土的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总之,沙漠化的发展,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巨大,成为阻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巴丹吉林沙漠的发展现状      由于气候干旱、大风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增大,并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腾格里沙漠靠拢,在两大沙漠之间形成三处明显“握手”。长约110公里的雅布赖山是阻挡巴丹吉林沙漠东侵的天然屏障,但巴丹吉林沙漠已经横跨雅布赖山南北两端形成倾泻而下的“决口”,决口而出的流沙形成长长的沙带,使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3处相连。阿拉善盟环保局和内蒙古航空遥感测绘院共同完成的一份检测报告指出:阿拉善盟的四大沙漠已有7处“握手”,土地沙化正在加剧,沙漠有连成片的危险,其中巴丹吉林的沙化速度最快,平均一天就扩大0.5平方公里。      2010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赖山段)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实施,标志着阿拉善盟三大沙漠综合治理工程进入了实施建设阶段。这项投资4.8亿元的工程主要是采取生物固沙与工程固沙相结合的措施,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营造封沙育林带、人工生态绿洲带,建成封沙育林96万亩,人工造林40万亩,机械压沙12万亩,形成一道人工阻沙屏障。该项目的实施有效遏制巴丹吉林沙漠的东侵南移,阻断与腾格里沙漠的“握手”。同时,阿拉善盟境内正在实施一系列水调配计划,希望借此改善水环境。此外,国内不少科学家坚持认为,巴丹吉林底下藏有丰富的深层地下水,如果能够知道它们的具体走向并加以合理利用,沙漠绿洲就不会消逝。
#我的旅行Vlog
2020-04-182020-04-18
1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