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三门峡
镜鉴:事与愿违,三门峡工程改建再改建
根治水患,实现“黄河清”,一直是国人的美好愿望。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完成黄河截流。1960年6月,大坝已浇筑到340米;同年9月,实现关闸蓄水拦沙。
然而,事与愿违。自然规律是无情的,黄万里从泥沙运行原理揭示修建三门峡水库之弊端,快速显露出来:1961年2月,当坝前水位达332.58米(尚未到设计高程)时,泥沙淤积迅速发展;同时,原来设想得比较简单乐观的移民也遇到了困难。
本年度下半年,15亿吨泥沙全部壅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河床抬高,渭水河口形成拦门沙,渭河航运窒息,渭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而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迅速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减产。这一年,潼关以上黄河渭河大淤成灾。水壅高后横向冲击,使两岸坍塌农田80万亩,一座县城被迫迁移。
1962年3月,水库内的淤积已经开始迅速发展,潼关河床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暴长4.5米,成了名副其实的“悬河”。最糟糕的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严重危害着关中平原的安全,已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为此,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下,而把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这一举措,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披红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丧失了用武之地,只好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
与此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漂”。运用方式作了180度“大转弯”之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
事实正朝着水利专家、被钦定为右派分子的黄万里所担忧的方向一步步地发展。
这样一来,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容忍,遂在1962年4月召开的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拟请国务院从速制订黄河三门峡水库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提出坝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以减少库区淤积,并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渭河造成的危害却仍在继续。类似的不满和争议也就不免时常出现。面对实际情况,国务院责成水利部研究三门峡大坝改建问题。
第一期改建方案如下:在大坝左岸增建两条泄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发电钢管,让被正面大坝堵住的沙和水,尽量从旁边的又新开出的隧洞和底下本来用来发电的管子流出去,以此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这个“两洞四管”方案被认为是周总理“挽救了一个接近失败的工程”。作为一个救急方案,改建工程1965年开工,三年之后完成。
第二次改建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以坝身百孔千疮外加旁边还有两条导管的代价,暂时解决了三门峡大坝的泄流排沙能力问题。原指望黄河清水长流的三门峡工程,已然水库不像水库,电站不像电站。
图7,黄万里先生;图8,黄万里当年建议不要堵死的排沙底孔,多年后被迫再掘通。
#周边游安心好去处
2020-09-142020-09-14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