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大同
永安禅寺
古寺记(一)——浑源永安禅寺
旅途中最令人向往的是不期而遇。兜兜转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不经意遇见了让自己难忘的事物。这可谓是旅行中的惊喜。若不是在悬空寺看到了永安寺的介绍,恐怕会错失这个恒山脚下最为特别的寺院——永安禅寺。
永安禅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根据《大永安禅寺铭》记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浑源高定父子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永安寺规模并不算大,长不足百米,宽仅为五十来米,三进院落(第三进院毁于1945年),怎么都不算规模宏大,但它规制独特,留有建筑构件、壁画等艺术精品,其中壁画为元代珍品,极具艺术价值。
永安禅寺山门五楹,上盖黄色琉璃盖顶,东西两侧有二龙戏珠八字扇面墙,历史上称为大解脱门。一般寺院的山门为一个门或者三个门,而永安禅寺有五个门,与五台山塔院寺和北京北海永安寺的规制相同,但是后两者均为皇家寺院。
相传1242年忽必烈尊奉临济正派,从海云印简和尚处受菩萨大戒,敕命赵孟頫撰写了《临济正宗碑》,将容庵——中和璋——海云及嗣法弟子奉为临济正宗,提升了临济宗的威望。海云和尚的师叔北京潭柘寺归云禅师,是容庵十七法子之一。归云禅寺受当时的云中(大同)招讨使、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高定邀请来浑源重修永安禅寺,成为永安禅寺的开山始祖。至今,北京潭柘寺中还留有海云印简为归云禅师所立的“归云大禅师塔”。蒙古人早先信奉景教,后忽必烈又推崇藏传佛教。于是在后世历代的重修过程,永安禅寺又融入了景教、藏传佛教的元素。但从壁画和塑像来看,寺院又将道教、华夏神话等内容融合于内。
所以,从寺院规制和创建禅师的地位来看,永安禅寺很可能是奉敕建造。但是碑记并未有任何文字记载,寺院的规模又不似皇家寺院,再加上寺院元素众多,为永安禅寺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永安禅寺有建筑、壁画和书法三大瑰宝。
永安禅寺的传教正法之殿是高定的孙子高璞于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大殿为五开间庑殿顶,顶部有乾隆四十五年立的牌位,狮驮宝瓶、象驮宝瓶,寓意“事(狮)事平安”和“吉祥(象)平安”。两侧是道家八仙和佛家两大护法天王。鸱尾上有腾龙,龙首昂起。
大殿内平棋藻井极为精致。原主像顶部为八角藻井,共有两层48垛斗拱,中心为两条浮雕盘龙。八角藻井前有一倾斜的六角藻井,朝向佛像正脸。殿内梁柱表面也有大量精致的绘画。
此外,山门顶部有景教建筑造型,可以看到是西方柱式与中式建筑的结合。
传法正宗之殿内四壁绘有宏大壁画,总面积达187平方米,绘制的是以密宗十大明王和众神仙水陆道场。十大明王是五方佛和五位菩萨的忿怒身明王。水陆道场则汇聚了三界、四天、五湖、四海的神仙和帝王、文武官员、嫔妃、百姓等凡间人物。尤其是巨幅的十大明王,威严怒目,栩栩如生。
大殿匾额“传法正宗之殿”六个大字为元代僧人、书法大家雪庵的书法。南北外墙写有巨型书法大字,南墙正面为高约3.8米的“庄”“严”二字,为1315-1342年任永安禅寺住持的月溪和尚所写。背面有“虎啸龙吟“四个大字,为乾隆年间张煖所写。佛殿外书写巨型大字,在佛寺建筑中也较为少见。
2021-10-132020-09-15
40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