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1
晋江
求索晋江散发着东方韵味
“第十六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于不久前举行,作为福建晋江三大活动之一,鞋博会自1999年起至今已是第16届,广聚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前来参展,其中包括奥运会赞助商安踏、361度等民族品牌,代表着民族企业的兴起,展示着晋江奋斗的精神与风采。我们的晋江之行,以鞋博会为开端,展开一段公司工业游,追溯其深厚历史与侨乡文化,从晋江城与晋江人拼搏的性格之中,寻找现代人普遍缺失的正能量。
<strong>品牌之都,民族品牌齐聚晋江</strong>
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是全国最专业的鞋业展会,“晋江鞋世界,世界晋江鞋”是鞋博会的宣传口号。场馆内的摆设十分炫酷,比起博览会,更像是一场以鞋为主角的秀场。展会共有三层,一层展出制鞋机器,有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外及众多国内品牌参展。“一台机器10秒钟完成的工作,手工流程则需10分钟,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台湾益鈜制鞋机械的负责人十分骄傲地告诉我们,益鈜参加鞋博会已有16年历史,从第一届到第十六届从未缺席。展会二层展出成品,国际最新流行鞋款及鞋材展示馆、各大知名品牌各自的展区,还有“喜得龙”杯第八届中国(晋江)海峡两岸运动鞋创意设计大赛的展馆和决赛作品投票墙,这里无疑是鞋子的海洋。展会三层展出辅料,从鞋底到鞋面,聚焦每一处细节,展示着制鞋产业最先进的技术。“改革开放30年,晋江的鞋业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华侨优势,并且有政府支持,小到配件,生产链十分完整,现有民族品牌31个、上市公司20家,生产规模非常大。”晋江市市长刘文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晋江鞋已经走向世界,未来也许会在东南亚、非洲建立生产基地,出口尽管有喜有忧,与海外品牌有合作也有竞争,但他对民族品牌信心十足,欢迎竞争,并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成长。
“永不止步”是安踏最著名的一句标语,而当你置身于安踏公司及工厂,亲眼目睹工人孜孜不倦制鞋的工作状态时,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所在。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完成着流水线中属于自己的那一步骤,从布料的拼接到鞋底的组装,一双鞋需要无数道工序才能变成成品。“制鞋是一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为了保证工人们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我们特别设置了‘休息环节’,相隔一段时间工厂里就会公放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工人们就知道该休息了,伴随着音乐放松一下身心,然后在音乐停止之后,再投入到紧张的流水线工作当中去。”安踏的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而安踏的展馆中最为亮眼的部分便是有关奥运鞋服的展示,“这一刻,为中国”,只有拥有这种企业精神的品牌才有资格与奥运健儿同在。
如安踏一般的民族品牌在晋江还有许多,比如利郎男装,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拼搏,已在世界时装界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参观完安踏公司之后来到利郎的大本营,比起安踏的活力四射,利郎则更多了一些沉稳的气质。展示厅布置得酷似一座小型服装博物馆,进门左转是一段很长的透明玻璃地板,其下“排队站立”着许多身着利郎服饰的人偶,这特殊而巧妙的设计历史感浓重,让人有种在俯瞰兵马俑的错觉。继续往前走,展示厅的回廊兜兜转转,光线幽暗,只有展示品被打着强光,这里有创始人三兄弟当年风华正茂的照片,有利郎工人用过的第一台缝纫机,有利郎设计制作出的第一套婚礼礼服……“晋江男人结婚的时候一定要穿利郎的西装,这都已经变成传统啦!”同行的晋江人将这独特的观念讲给我们听,“我当年结婚的时候,也是攒钱买的利郎西装。好像只有这样,婚礼才上档次,才算有了一次风风光光的婚礼。”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晋江,不妨去这些民族企业中看看,与海外品牌不同,他们打动你的不再只是设计与款式,还有融进鞋服中的民族独有的精神。福建晋江,丝毫不负“品牌之都”的美名。
<strong>历史名城,底蕴助推民族发展</strong>
别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就片面地给晋江下定义,如果没有悠久的历史作积淀,晋江便不会是如今的晋江了。而我们关于晋江历史文化的探访,是从传统街区五店市开始的。
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这里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100多处历史风貌建筑。
参观完古风凝重的祠堂,再步入华侨归家时建造起的洋房,一路走下来,晋江不同时期的历史便悉数展现于眼前。为保护闽南的传统文化,使之长久地流传下去,如今的五店市正在大面积地重修与开发之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部分对外开放。
除对现有建筑的修复外,还将位于晋江各地的古厝全封不动地迁移至此,建筑工人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上做标记,拆掉再重建,在不改变古厝原貌的情况下,让它们会聚在五店市,借以打造闽南文化新街口。这样一来,五店市便成为了传承发扬闽南传统文化的载体,脱胎换骨的不再只是五店市本身,闽南的传统文化也因此重获新生。
晋江在我国历史上,有4个方面享誉中外:宋元时期,晋江“泉州刺桐古港”号称“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音、掌中木偶和高甲戏等民间文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已分别被列入世界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全国唯一的摩尼教遗址“草庵”,金庸著名武侠作品《倚天屠龙记》中所提到的明教便是摩尼教了;晋江人才辈出,曾公亮、欧阳詹、梁克家、俞大猷、施琅等均出身于此。如今摩尼教早已失传,好在南音等民间戏曲依旧代代相传。
夜晚寻一处老厝,品着清茶听一曲南音,婉转的调子仿佛能带你回到这座古厝昔日的场景中去,而掌中木偶戏则惟妙惟肖,在述说历史的同时,不禁叫人捧腹大笑。戏罢再抬眼,越过老厝精致繁复的房檐,能够望见城市中拔地而起的水泥森林,让人不得不感叹晋江的发展之快,早已今非昔比。
<strong>热爱生活,侨乡文化的延续</strong>
最近开播的人气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中便提到了晋江的侨乡文化。归家宴请是华侨用来答谢父老乡亲的一种方式,而每年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世界晋江同乡恳亲大会”。用那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来形容晋江华侨,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太专注于打拼的人往往会忽略生活品质,然而晋江人却不是这样的,沉浸在奋斗中的晋江人从来不忘热爱生活。与其繁荣程度相称,晋江是座不夜城,晋江的夜市会开到很晚,如果你喜欢吃宵夜,那么晋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正宗地道的小吃都藏在街头巷尾,吃一碗可以随意添加辅料的热热的面线糊,或者吃一碗美容养颜的土笋冻,都会让夜晚变得无比美妙。
如今,晋江市郊因新农村项目建设,已少有农耕,村落几乎全部蜕变成了别墅区。从21世纪初开始改建的磁灶镇大埔村,楼房只有新旧之分,已丝毫看不出农地的痕迹。而村中特设的大埔敬老院则将新农村的人性化体现得愈发淋漓尽致:年过70岁的老人便可免费入住敬老院,以五保、低保及孤寡老人为重点接纳对象,以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为重点服务保障对象;既有为老夫妇准备的夫妻房,也有为孤寡老人准备的集体房,房屋全部为现代化公寓式设计;阅览室里有一半是报刊图书,另一半是电脑,院内还设有老年大学,为想要继续“深造”的老人们创造机会;建筑外不远处有一大片草坪,那是供老人打门球的地方……我们参观的时候,老人们正在按正常作息生活。尽管我们不会闽南语,老人们也不会普通话,但这依旧不能妨碍双方用点头微笑交流感情,老人们的脸上虽已被岁月划出道道皱纹,但洋溢着的笑容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非常幸福的。“虽然当好这个村长比做生意还要难,但为了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我能做的只有尽全力好好干。”已连任17年的大埔村村长吴金程告诉我们,他本是在外打拼的生意人,归家只为让村民一起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领头人一当就当了17年,这也许就是华侨精神的继承吧。
晋江围头金沙滩滨临台湾海峡,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天晴时能遥望见清晰的金门岛。我们来到金沙滩的时候,海风依旧凛冽,但这并不折损景致的美丽,深蓝色的海浪翻涌,接连不断地拍着岸,海岸线十分辽阔,对台的军事设施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民国时期,金门曾有一段时间为晋江所管辖,“现在在很多晋江人的意识里,金门岛还是属于晋江的呢。”一位晋江当地人打趣道,晋江的繁荣仿佛从未间断过。
2014-06-09发布拍摄于2018-03-14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