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等(2)
“汽车城”博物馆凝载百年深情
不知道是不是和“车轮上的国家”有关,汽车几乎存在于每个美国人对梦想的设定当中,底特律自然成了每个爱车之人心中的“圣城”。连城市的篮球队也以汽车发动机必备的“活塞”命名,汽车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可见一斑。作为一座在工业革命中飞速崛起的城市,底特律时至今日仍旧保留着浓重的、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气息,烙印在这座城市血肉中的,除了汽车本身,还有一个改变了时代的名字:亨利· 福特(Henry Ford)。
<strong>汽车城里汽车事</strong>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人,亨利· 福特正式让汽车变成一种大众产品,他促成了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对美国乃至于世界的社会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如今的汽车城底特律,也有一座由他建立,以他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很多展品都极其珍贵,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乘坐的总统专车、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的公交车,到福特所生产的第1500万辆T型车都被妥善收藏于其中。几乎底特律的所有学校都会安排参观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的课外活动,它就像历史的一个节点,向前忠诚记录了福特汽车的百年历史,向后开启了一个仍旧在车轮上飞速运转的世界。
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算汽车迷,初到底特律也被这种崇尚工业的氛围所感染。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913年,他们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1918年,全美路上跑着的汽车一半都是T型车;到1927年,公司共计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也缔造了一个近半世纪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亨利·福特这个名字,贯穿了一整个世纪,镶嵌进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
<strong>美国的工业革命之路</strong>
真的到了博物馆才发现,虽然以亨利· 福特和汽车命名,这座博物馆却绝不仅是关于亨利· 福特或者汽车,这个全美最大的室内外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百多万件陈列品,2600万份文件,涉及工业革命、交通工具、发电机械、日用工具,生活变迁甚至家居摆设的方方面面。它以汽车作为一个支点,撬起了美国的一整个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已从欧洲大陆转移到美国,革命的核心领域之一,便是交通工具的变革,从最早的自行车、马车,到摩托车、内燃机汽车、蒸汽机车……你亲眼见到机械结构也从原始简陋到笨重复杂再回归紧凑简单,百余年的历史在你眼前飞速闪过,机械迷可以深挖设计理念、科技革新,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游客而言,更像是坐在汽车上,窗外略过的风景来不及细细观瞧,生活却早已经卷入其中。这种感觉就像美国中部公路上的一次汽车旅行,我们能看见的只不过是前方,延伸到天际线的公路。
因为是周末,博物馆里的人不算少,我还碰到了一群八九岁的小学生,他们站在那些古老的车型前,眼里闪动着好奇的光,让我深信与汽车有关的故事,绝不会只停留在博物馆里。
<strong>是亨利福特的人生,也是他看见的世界</strong>
从1912年起,亨利· 福特便热衷于收集当时美国生产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也悉数在博物馆中展出,从时钟、手表、农具到笨重的蒸汽机,福特以收藏的方式,忠诚地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飞速变革的时代,而当这些东西在百年后的今天变成展品时,参观的我们就掉进了一个时空隧道,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弧形走廊是一条汽车发展之路,你会看到卡尔· 本茨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看到北美三大公司的经典车型,看到德国大众的T1面包车、日本进军美国市场的第一辆本田车。刹那间你读懂了福特的用意,他清楚地知道汽车即将革命性地改变人类历史,也知道自己生产的汽车,乃至于福特公司、整个品牌,都只是这必然趋势中的一条支线,有一天燃气机车会被取代,甚至传统的汽车也会消失,但这段历程,这个名字,都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博物馆户外的空间尤其广阔,福特从世界各地收集发明家的故居、实验室,建成了一座村庄,这里有他的名字,还有莱特兄弟,韦伯斯特……无数改变时代的创造曾在这里发生,这些变革燃起的火花还将继续闪耀。
因为汽车的介入,这段历史变得尤其与众不同,他象征着一个飞速变革时代的开始,交通工具不过是一个入口,科技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题。底特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到来的信息革命中,因为传统的生产模式而逐渐走向没落,从这个角度思考,无论是坐飞机到来的我,还是那群抓着手机不放的小学生,在这座博物馆里都成为了一种绝妙的隐喻,而亨利· 福特早在百年前就看清了这一点。(孙曦雯)
不知道是不是和“车轮上的国家”有关,汽车几乎存在于每个美国人对梦想的设定当中,底特律自然成了每个爱车之人心中的“圣城”。连城市的篮球队也以汽车发动机必备的“活塞”命名,汽车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可见一斑。作为一座在工业革命中飞速崛起的城市,底特律时至今日仍旧保留着浓重的、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气息,烙印在这座城市血肉中的,除了汽车本身,还有一个改变了时代的名字:亨利· 福特(Henry Ford)。
<strong>汽车城里汽车事</strong>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人,亨利· 福特正式让汽车变成一种大众产品,他促成了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对美国乃至于世界的社会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如今的汽车城底特律,也有一座由他建立,以他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很多展品都极其珍贵,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乘坐的总统专车、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的公交车,到福特所生产的第1500万辆T型车都被妥善收藏于其中。几乎底特律的所有学校都会安排参观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的课外活动,它就像历史的一个节点,向前忠诚记录了福特汽车的百年历史,向后开启了一个仍旧在车轮上飞速运转的世界。
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算汽车迷,初到底特律也被这种崇尚工业的氛围所感染。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913年,他们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1918年,全美路上跑着的汽车一半都是T型车;到1927年,公司共计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也缔造了一个近半世纪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亨利·福特这个名字,贯穿了一整个世纪,镶嵌进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
<strong>美国的工业革命之路</strong>
真的到了博物馆才发现,虽然以亨利· 福特和汽车命名,这座博物馆却绝不仅是关于亨利· 福特或者汽车,这个全美最大的室内外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百多万件陈列品,2600万份文件,涉及工业革命、交通工具、发电机械、日用工具,生活变迁甚至家居摆设的方方面面。它以汽车作为一个支点,撬起了美国的一整个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已从欧洲大陆转移到美国,革命的核心领域之一,便是交通工具的变革,从最早的自行车、马车,到摩托车、内燃机汽车、蒸汽机车……你亲眼见到机械结构也从原始简陋到笨重复杂再回归紧凑简单,百余年的历史在你眼前飞速闪过,机械迷可以深挖设计理念、科技革新,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游客而言,更像是坐在汽车上,窗外略过的风景来不及细细观瞧,生活却早已经卷入其中。这种感觉就像美国中部公路上的一次汽车旅行,我们能看见的只不过是前方,延伸到天际线的公路。
因为是周末,博物馆里的人不算少,我还碰到了一群八九岁的小学生,他们站在那些古老的车型前,眼里闪动着好奇的光,让我深信与汽车有关的故事,绝不会只停留在博物馆里。
<strong>是亨利福特的人生,也是他看见的世界</strong>
从1912年起,亨利· 福特便热衷于收集当时美国生产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也悉数在博物馆中展出,从时钟、手表、农具到笨重的蒸汽机,福特以收藏的方式,忠诚地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飞速变革的时代,而当这些东西在百年后的今天变成展品时,参观的我们就掉进了一个时空隧道,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弧形走廊是一条汽车发展之路,你会看到卡尔· 本茨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看到北美三大公司的经典车型,看到德国大众的T1面包车、日本进军美国市场的第一辆本田车。刹那间你读懂了福特的用意,他清楚地知道汽车即将革命性地改变人类历史,也知道自己生产的汽车,乃至于福特公司、整个品牌,都只是这必然趋势中的一条支线,有一天燃气机车会被取代,甚至传统的汽车也会消失,但这段历程,这个名字,都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博物馆户外的空间尤其广阔,福特从世界各地收集发明家的故居、实验室,建成了一座村庄,这里有他的名字,还有莱特兄弟,韦伯斯特……无数改变时代的创造曾在这里发生,这些变革燃起的火花还将继续闪耀。
因为汽车的介入,这段历史变得尤其与众不同,他象征着一个飞速变革时代的开始,交通工具不过是一个入口,科技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题。底特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到来的信息革命中,因为传统的生产模式而逐渐走向没落,从这个角度思考,无论是坐飞机到来的我,还是那群抓着手机不放的小学生,在这座博物馆里都成为了一种绝妙的隐喻,而亨利· 福特早在百年前就看清了这一点。(孙曦雯)
2018-01-10发布拍摄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