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1
和平等(4)
拾叶碰鼻入寨,与毛利人共舞
新西兰北岛的丰盛湾是毛利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区。在温泉小城罗托鲁瓦的毛利村,沿袭百年的习俗从未改变。
<strong>天生的冒险家</strong>
打开红色车门,跳上绘满毛利图案的中巴,司机用一声标准的毛利语Kia Ora瞬间把我带入了毛利世界。晚上塔玛基毛利村的探秘,从这一刻开启。
毛利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传说大约800年前,他们的先祖划着独木舟瓦卡(Waka)从太平洋东海岸出发,先是登陆夏威夷,随后继续探寻南太平洋上的诸多群岛,最勇敢坚毅的那一群人抵达了遥远的新西兰,并在这片大陆上驻扎下来,繁衍生息,翻开了新西兰传奇历史的新篇章。
罗托鲁瓦除了有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以外,毛利文化也是它最具吸引力的一张王牌。这里的毛利部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居住在东部海边的部落发现了这里大片的内陆森林,随后便率众来此定居。几百年来,毛利文化在这里传承、发扬,在小城南部的塔玛基(Tamaki)毛利村,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毛利文化,还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宾客礼遇——热情与友善,数百年来一直都是毛利人的待客名片。
<strong>森林中的文化市集</strong>
两旁葱郁的参天红木在车窗外远去,渐渐可以依稀看到盏盏灯光。两根刻有精致毛利图腾的红柱直插云霄,罗汉松筑成的树墙将入口与毛利村的内部划出界限,让人期待着对门后的世界一探究竟。傍晚时分,云雾缭绕、森香馥郁、溪流潺潺,人声渐渐隐退。同行的访客们聚在门前,等待一场毛利文化盛宴的开启。
毛利人有着热情传统的待客之道。一个挑战式的和平邀请即将展开。毛利人身披动物羽毛制成的斗篷,手持长矛、木棍等武器,划着独木舟抵达。上岸后吹响号角,跳起宣战前的舞蹈,冲着游客瞪眼吐舌,口中念念有词。无需惊恐,这其实是毛利传统中试探来客“是敌是友”的礼仪。一片银蕨叶被丢在一位由游客扮演的“酋长”脚下,毛利首领退后等待“酋长”接受试探。“酋长”从地上捡起银蕨叶,并将它递给毛利首领。于是,塔玛基毛利部落正式承认来者是友,与“酋长”友善碰鼻,随后邀客人进入毛利村,接受盛礼。
客人们从三个入口鱼贯而入,塔玛基毛利村的真实面目便呈现在眼前。这一大片的红木森林,就是塔玛基部落的领地。在新西兰,许多土地都是归毛利部落(毛利语为Iwi)私有。30年前,塔玛基部落的两位年轻人卖掉了自己的两辆哈雷摩托,筹集了第一笔资金,将塔玛基毛利村向公众开放,由此书写出一段崭新的故事。
跟随毛利向导走入他们的山寨,数个鲜活的市集分布在红木森林间,在灯光映衬下格外耀目,客人们在毛利向导的带领下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毛利人的传统游戏、剑麻编织艺术、毛利舞蹈(包括男子的Haka战舞和女子的Poi球舞)、毛利古法文身,都以市集的形式呈现在客人眼前,生动直接,客人更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感受毛利文化。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到他们制作美食的地炉,观看毛利传统美食的烹饪过程——当地毛利人利用地热烧热石头,然后将盛有鸡肉、羊排、土豆、胡萝卜、红薯等食材的笼子放在石头上加热,接下来便可以等待这美味的一餐了。
<strong>能歌善舞,刚柔并济</strong>
毛利会堂位于村中最显眼的位置,这里曾经是部落进行重要会议的场所,如今则用来招待贵宾。毛利人性格中的探险精神在艺术中便转化成为毛利歌舞中的无尽张力。毛利人早年间从传教士那里学习到了赞美歌的美妙旋律,稍加修改润色,便衍化出了明朗愉快的乐音舞步。塔玛基文化村里的每位村民,都是能歌善舞的艺术表演者。只有男子才能跳的Haka战舞无论何时都威武震撼。强有力的音乐节奏和阳刚的动作表情无不让人感受到当年部族武士的英勇无畏;女生的舞蹈Poi则柔媚而富有美感。一场演出淋漓尽致,毛利舞者用脸部的表情和奇妙的肢体语言,让客人尽情徜徉在这独特的文化里,被他们的自豪、乐观与英勇感染。
到了晚餐时间,在炽热的石头上烘烤了3小时之久的食物此刻已经化作面前的各式美味:鲜嫩可口的绿唇贻贝、肉质柔韧细腻的羊排、喷香的烤鸡、脆生生甜丝丝的沙拉,以及新西兰国宝级甜品奶油水果蛋糕,传统的烹饪方式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夜色渐浓,走出会堂时已是星辰闪耀,夜色中的森林宁谧庄严。记起毛利文化中有一句古话,“世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是人,还是人!”探秘塔玛基毛利文化村后,更是领略到了这句话的精髓。他们用尽心力为每一位客人营造出的美好经历,定会成为客人们难能可贵的回忆,且历久弥新。(邓      )
小贴士
1、成人票价115纽币(约530元人民币),儿童票价65纽币(约300元人民币)。
2、活动在傍晚进行,建议着户外轻便服装,最好有一件防风防雨外套。
3、塔玛基毛利村还接待青少年游学团,报名参与的孩子们还可以入住富有毛利文化特色的宿舍,学习毛利歌舞等。
2016-07-18发布拍摄于2018-03-14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