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
哈莱茵盐矿飘不进莫扎特
到达萨尔茨堡的时候是个阴天,每一次呼吸都能闻到潮汐的味道,水气压在肩膀上恰到好处的重量让人备感舒适。老城巴洛克式建筑的更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和厚重得几乎坠落的天色,如果不是无意间瞥见的演出海报,潮湿的路面和道路两边恣意斑驳的砖墙会让人在几个转弯之后就忘记自己身处何时何地。这座连机场都以莫扎特命名的城市连微风拂过水面都能带起一串旋律,我此行却是为了亲身感受这座以盐命名的城市在那位早逝的音乐天才之前,更为漫长的岁月。
<strong>音乐之城的地下世界</strong>
萨尔茨堡作为一个城市的起源与两样东西息息相关,其一是宗教,其二便是盐。而在德语当中,萨尔茨堡(Salzburg)正是“盐(Salz)之城堡(Burg)”的意思,自公元699年巴伐利亚公爵将这座当时还未定名萨尔茨堡的古罗马城市献给了第一任主教鲁佩特,其后历任主教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于对盐的垄断。
后来这座城市经历了东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从未改变的除了温和潮湿的气候,便是在地下沉睡的灰白色盐矿。我在车上看着同样灰白色的天空胡思乱想,哈莱茵盐矿就已经出现在眼前。我的说法也许并不准确,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盐矿之一,这里已经停止开采转作博物馆用途,所以即便看见标志牌和建筑物,我所心心念念的奇妙世界都在脚下而非眼前。
在博物馆入口处,我和其他几位同行者在导览的要求下换上了灰色的工作服。穿过博物馆经由露天洞口进入矿井的时候,我没来由地想起了《苦儿流浪记》的片段字句,虽说煤矿和盐矿毫无关联,但曾经在这暗无天日的洞穴里劳作过的人,无论是何人种国籍,抬头看不见阳光的心情,想必也是不差些许。
<strong>贯穿历史的盐矿开采</strong>
哈莱茵地底世界的交通工具是简易的货运火车,没有铁皮、没有分隔的座位,摇摇晃晃向矿坑深处行进时我几乎想要伸手触摸眼前身后粗糙的墙壁。坐在另一头的男孩不断向父母提出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问题,好奇得仿佛第一次走进游乐场。
还没来得及让我兴出更多感慨,火车就已到达了目的地。密闭空间昏暗灯光和眼前身着复古衣装的金发导游都让我的时间感愈发错乱。不过他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糖果递给小男孩时,还是引得大家纷纷低笑出声。
行程的第一站是纪录片观赏,所有的设施都忠诚还原了历史的质感,连影片本身也仿佛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的那些,只是镶嵌在相框当中的移动画面连缀罢了。作为欧洲的历史文化古城,萨尔茨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是先奥地利管辖范围内最为古老的城市。配合着画面,导游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我们仿佛上了一堂历史课,千年光阴不过是寥寥数语,弹指一挥间。
“接下来可以开始我们的游览了。”画面结束,灯光骤亮,导游微笑着说。
盐矿下面铺设着铁轨的坑道彼此相连,越往深处走坑道的高度就越矮,承重也更为简陋,导游介绍说在这里尚未停止开采之前,高大的工人在有些地方甚至不得不整日弓腰驼背才可以避免碰到额头。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在这片越来越深的矿井里开采劳作,用小车将盐依靠人力拉出地面,这些盐逐渐遍及欧洲大陆,那一代又一代的工人,却是渐渐归为尘土。
导游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面前两面国旗,“再往前走就是德国领土了。”在欧洲跨越国境线早就不新奇,从地下跨越两国,却当真是新奇的体验。
<strong>天地颠倒的咸味历险</strong>
哈莱茵盐矿最热门的参观项目就是长达百米的木制滑梯。两条粗木直插地底更深处,到这会儿我才知道之前换上工作服的目的,我们跨坐在木料上的时候只能依靠衣物摩擦控制速度,要是穿得太过单薄,怕是根本承受不起。滑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偶尔还会听见有人尖叫出声。我在终点被工作人员接住的时候回了下头,着实不敢相信自己就从那么高的地方一溜烟儿滑了下来。
此时此刻,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地下多少米,导游说这里才是盐矿的核心处。这里精心复制了各个时期开采劳作的典型场景,连手里的工具、推车都异常完整还原,还可以在指定地点尝尝带着咸味的地下水。
谁曾料想在体验过了地底火车之旅之后,我们还要在地下200多米尝尝乘船的滋味。一片宽阔的盐水湖在灯光下变换闪耀,光影迷离。抬眼是头顶粗糙的石壁,低下头却是掐死晚霞天色的水面,但丁的《神曲》里一直向地底深处前进就到达了天堂,我们也仿佛在不断的前行中到达了一个天地颠倒的世界。
游览接近尾声时,哈莱茵另一件闻名遐迩的“收藏”终于现出了。死亡的矿工尸体因为高浓度的盐而意外实现了腌渍的效果,尸身经年不腐。“这只是一件复制品”,导游指了指信息牌,“其实到现在他的身份也没有被确定,想要确定一位矿工的身份真的非常困难,但是看着他总会让人意识到,不管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多少资源,自然中总会有我们无法想象和复刻的神奇。”
走出矿坑的时候,我才发现重见天日竟是如此美妙的感受,连原本让人略感压抑的阴沉天色也可爱了起来。正巧走在我身边的导游看到我脸上的表情,露出了微笑,“说不定那些从盐矿里走出来的工人也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是盐矿养活了萨尔茨堡,整个世界都为萨尔茨堡的莫扎特而骄傲,这里却是音乐根本飘不进来的地方。” (杨心怡)
到达萨尔茨堡的时候是个阴天,每一次呼吸都能闻到潮汐的味道,水气压在肩膀上恰到好处的重量让人备感舒适。老城巴洛克式建筑的更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和厚重得几乎坠落的天色,如果不是无意间瞥见的演出海报,潮湿的路面和道路两边恣意斑驳的砖墙会让人在几个转弯之后就忘记自己身处何时何地。这座连机场都以莫扎特命名的城市连微风拂过水面都能带起一串旋律,我此行却是为了亲身感受这座以盐命名的城市在那位早逝的音乐天才之前,更为漫长的岁月。
<strong>音乐之城的地下世界</strong>
萨尔茨堡作为一个城市的起源与两样东西息息相关,其一是宗教,其二便是盐。而在德语当中,萨尔茨堡(Salzburg)正是“盐(Salz)之城堡(Burg)”的意思,自公元699年巴伐利亚公爵将这座当时还未定名萨尔茨堡的古罗马城市献给了第一任主教鲁佩特,其后历任主教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于对盐的垄断。
后来这座城市经历了东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从未改变的除了温和潮湿的气候,便是在地下沉睡的灰白色盐矿。我在车上看着同样灰白色的天空胡思乱想,哈莱茵盐矿就已经出现在眼前。我的说法也许并不准确,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盐矿之一,这里已经停止开采转作博物馆用途,所以即便看见标志牌和建筑物,我所心心念念的奇妙世界都在脚下而非眼前。
在博物馆入口处,我和其他几位同行者在导览的要求下换上了灰色的工作服。穿过博物馆经由露天洞口进入矿井的时候,我没来由地想起了《苦儿流浪记》的片段字句,虽说煤矿和盐矿毫无关联,但曾经在这暗无天日的洞穴里劳作过的人,无论是何人种国籍,抬头看不见阳光的心情,想必也是不差些许。
<strong>贯穿历史的盐矿开采</strong>
哈莱茵地底世界的交通工具是简易的货运火车,没有铁皮、没有分隔的座位,摇摇晃晃向矿坑深处行进时我几乎想要伸手触摸眼前身后粗糙的墙壁。坐在另一头的男孩不断向父母提出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问题,好奇得仿佛第一次走进游乐场。
还没来得及让我兴出更多感慨,火车就已到达了目的地。密闭空间昏暗灯光和眼前身着复古衣装的金发导游都让我的时间感愈发错乱。不过他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糖果递给小男孩时,还是引得大家纷纷低笑出声。
行程的第一站是纪录片观赏,所有的设施都忠诚还原了历史的质感,连影片本身也仿佛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的那些,只是镶嵌在相框当中的移动画面连缀罢了。作为欧洲的历史文化古城,萨尔茨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是先奥地利管辖范围内最为古老的城市。配合着画面,导游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我们仿佛上了一堂历史课,千年光阴不过是寥寥数语,弹指一挥间。
“接下来可以开始我们的游览了。”画面结束,灯光骤亮,导游微笑着说。
盐矿下面铺设着铁轨的坑道彼此相连,越往深处走坑道的高度就越矮,承重也更为简陋,导游介绍说在这里尚未停止开采之前,高大的工人在有些地方甚至不得不整日弓腰驼背才可以避免碰到额头。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在这片越来越深的矿井里开采劳作,用小车将盐依靠人力拉出地面,这些盐逐渐遍及欧洲大陆,那一代又一代的工人,却是渐渐归为尘土。
导游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面前两面国旗,“再往前走就是德国领土了。”在欧洲跨越国境线早就不新奇,从地下跨越两国,却当真是新奇的体验。
<strong>天地颠倒的咸味历险</strong>
哈莱茵盐矿最热门的参观项目就是长达百米的木制滑梯。两条粗木直插地底更深处,到这会儿我才知道之前换上工作服的目的,我们跨坐在木料上的时候只能依靠衣物摩擦控制速度,要是穿得太过单薄,怕是根本承受不起。滑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偶尔还会听见有人尖叫出声。我在终点被工作人员接住的时候回了下头,着实不敢相信自己就从那么高的地方一溜烟儿滑了下来。
此时此刻,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地下多少米,导游说这里才是盐矿的核心处。这里精心复制了各个时期开采劳作的典型场景,连手里的工具、推车都异常完整还原,还可以在指定地点尝尝带着咸味的地下水。
谁曾料想在体验过了地底火车之旅之后,我们还要在地下200多米尝尝乘船的滋味。一片宽阔的盐水湖在灯光下变换闪耀,光影迷离。抬眼是头顶粗糙的石壁,低下头却是掐死晚霞天色的水面,但丁的《神曲》里一直向地底深处前进就到达了天堂,我们也仿佛在不断的前行中到达了一个天地颠倒的世界。
游览接近尾声时,哈莱茵另一件闻名遐迩的“收藏”终于现出了。死亡的矿工尸体因为高浓度的盐而意外实现了腌渍的效果,尸身经年不腐。“这只是一件复制品”,导游指了指信息牌,“其实到现在他的身份也没有被确定,想要确定一位矿工的身份真的非常困难,但是看着他总会让人意识到,不管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多少资源,自然中总会有我们无法想象和复刻的神奇。”
走出矿坑的时候,我才发现重见天日竟是如此美妙的感受,连原本让人略感压抑的阴沉天色也可爱了起来。正巧走在我身边的导游看到我脸上的表情,露出了微笑,“说不定那些从盐矿里走出来的工人也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是盐矿养活了萨尔茨堡,整个世界都为萨尔茨堡的莫扎特而骄傲,这里却是音乐根本飘不进来的地方。” (杨心怡)
2015-04-13发布拍摄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