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等(2)
静看小议,标志设计寄托美国法理
9年前的仲夏,我有幸随中国法官代表团赴美国考察学习。作为此次参观行程中的压轴项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行对我们而言最具吸引力。草草地参观过国会大厦,我们穿过一条马路来到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广场,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建筑呈现在眼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科林斯柱式建筑。联邦最高法院坐落在首都华盛顿东国会大街上,正面朝着国会山,坐东朝西。广场不大,但灰色的方圆图案和两个喷泉却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穿过广场拾级而上便来到了正门前。当时“9·11”事件的余悸尚未消散,时不时就会看到全副武装的法警出现,警惕的眼神洞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台阶两侧类似中国建筑物安放石狮子的位置,是两座白色雕像,左侧女雕像为“正义的沉思”,右侧男雕像为“法律的权威”,象征司法的专注精神和法律的权威形象,他们是这座建筑的引领者和保护神。由于被告知建筑物内不得拍照,因此我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西侧大门为参观者主要入口,正门上方写着“法律之下的公平正义”,宣誓着美国的司法理念,学法之人都知道这是一句精准的表达。金色的对开铜门光彩夺目,门上4幅涉法雕刻图案记载着西方司法进程中的法律事件,一扇门据说有6吨半重。进入大门便是长而宽阔的走廊,两侧是该院历任首席大法官的半身雕像,白色理石墙壁和雕像,配上水晶吊灯,让人仿佛感觉置身于传说中的“玉宇琼楼”之中。再向前,我看到了该法院第4届任职35年的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的黑色雕像,他是至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大法官,是划时代的人物,他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最权威的职能和原则——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是美国宪法的重要机制,也是最高法院的尚方宝剑。考虑到马歇尔法官的卓越贡献,法院单独为其设立了不同于其他法官的大雕塑。他身着黑色法袍沉稳地坐在法椅上,目光坚定地直视远方,右手自然摊开,没人向我们解释他在干什么。我想,他是在解释着他的裁判结论和他的思维理念吧。雕像周边还有几幅图板,介绍最高法院的由来和主要职责。廊厅很大,但内容十分精炼,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我观察到参观者都在静静地看,小声地议论,也有的用笔记录着什么,由于所到之处都铺有地毯,走动起来也没有那种令人烦躁的脚步声,是个适合思考的环境。
沿路一直走便到了大法庭,千人左右的座位,前后两个区域用木栅栏隔开,相关人员坐在前面,后面是旁听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是集中开庭期,庭审对外公开,只需有效身份证件和经过严格安检即可旁听案件。我早就听说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的椅子是根据法官的高矮胖瘦量身订制的,于是特别求证了一下,确实如此,很有创意,能使瘦小枯干与高大威猛的法官看上去都平起平坐。我对9名大法官中唯一女性特别关注,大法官奥康纳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官,已75岁高龄仍坚持工作,令人佩服。
大法庭举架很高,四周墙与棚顶间是4组浮雕,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此外,大法官座椅背后的四根大圆柱也非常醒目,对面相对应还是圆柱,这大概是这座建筑的特色吧。因为联邦最高法院标志性的特点就是前厅两排16根大圆柱,廊厅内圆柱、方柱也很多,这众多的“四梁八柱”从司法人的角度看,是否意味着该法院的裁判都有着强有力的支撑、坚不可摧呢!法庭前后都悬挂着深红色的镶着金边的帷幕,使得每次开庭犹如上演一出严肃认真激烈而又留有悬念的大戏。
(洪 梅)
9年前的仲夏,我有幸随中国法官代表团赴美国考察学习。作为此次参观行程中的压轴项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行对我们而言最具吸引力。草草地参观过国会大厦,我们穿过一条马路来到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广场,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建筑呈现在眼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科林斯柱式建筑。联邦最高法院坐落在首都华盛顿东国会大街上,正面朝着国会山,坐东朝西。广场不大,但灰色的方圆图案和两个喷泉却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穿过广场拾级而上便来到了正门前。当时“9·11”事件的余悸尚未消散,时不时就会看到全副武装的法警出现,警惕的眼神洞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台阶两侧类似中国建筑物安放石狮子的位置,是两座白色雕像,左侧女雕像为“正义的沉思”,右侧男雕像为“法律的权威”,象征司法的专注精神和法律的权威形象,他们是这座建筑的引领者和保护神。由于被告知建筑物内不得拍照,因此我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西侧大门为参观者主要入口,正门上方写着“法律之下的公平正义”,宣誓着美国的司法理念,学法之人都知道这是一句精准的表达。金色的对开铜门光彩夺目,门上4幅涉法雕刻图案记载着西方司法进程中的法律事件,一扇门据说有6吨半重。进入大门便是长而宽阔的走廊,两侧是该院历任首席大法官的半身雕像,白色理石墙壁和雕像,配上水晶吊灯,让人仿佛感觉置身于传说中的“玉宇琼楼”之中。再向前,我看到了该法院第4届任职35年的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的黑色雕像,他是至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大法官,是划时代的人物,他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最权威的职能和原则——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是美国宪法的重要机制,也是最高法院的尚方宝剑。考虑到马歇尔法官的卓越贡献,法院单独为其设立了不同于其他法官的大雕塑。他身着黑色法袍沉稳地坐在法椅上,目光坚定地直视远方,右手自然摊开,没人向我们解释他在干什么。我想,他是在解释着他的裁判结论和他的思维理念吧。雕像周边还有几幅图板,介绍最高法院的由来和主要职责。廊厅很大,但内容十分精炼,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我观察到参观者都在静静地看,小声地议论,也有的用笔记录着什么,由于所到之处都铺有地毯,走动起来也没有那种令人烦躁的脚步声,是个适合思考的环境。
沿路一直走便到了大法庭,千人左右的座位,前后两个区域用木栅栏隔开,相关人员坐在前面,后面是旁听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是集中开庭期,庭审对外公开,只需有效身份证件和经过严格安检即可旁听案件。我早就听说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的椅子是根据法官的高矮胖瘦量身订制的,于是特别求证了一下,确实如此,很有创意,能使瘦小枯干与高大威猛的法官看上去都平起平坐。我对9名大法官中唯一女性特别关注,大法官奥康纳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官,已75岁高龄仍坚持工作,令人佩服。
大法庭举架很高,四周墙与棚顶间是4组浮雕,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此外,大法官座椅背后的四根大圆柱也非常醒目,对面相对应还是圆柱,这大概是这座建筑的特色吧。因为联邦最高法院标志性的特点就是前厅两排16根大圆柱,廊厅内圆柱、方柱也很多,这众多的“四梁八柱”从司法人的角度看,是否意味着该法院的裁判都有着强有力的支撑、坚不可摧呢!法庭前后都悬挂着深红色的镶着金边的帷幕,使得每次开庭犹如上演一出严肃认真激烈而又留有悬念的大戏。
(洪 梅)
2014-06-16发布拍摄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