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
岘港:温婉多姿的慢城
越南岘港,无论漫步在它玲珑秀气的大街小巷还是水清沙白的海滩,总是有带着海洋气息的湿润暖风轻轻裹住你,阳光也总是很温柔,让人有种时间突然停滞在了某刻的错觉。当人们被工作的压力或生活的琐碎搅得心烦意乱时,不妨把岘港作为人生旅途一个私密的休憩之处,它会带你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时光。
聆听历史的低吟
岘港是越南中部最大的城市,面积1257平方公里,人口80万,一年中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把岘港评为人生必到的50个地方之一,并称其为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初到岘港,首先被推荐必须一逛的地方是叫做会安的古城。会安位于岘港东南部沿海。15—16世纪,这里是各国商人云集的地方、东南亚重要的商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会安被叫做“城”,但却没有城墙,倒不如说是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建筑连成的大型街区。大概是因为当时在此经商的商人们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并且他们都愿意把房屋建造成家乡居所的样子,所以会安的建筑就带有了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建筑特点。
会安的街巷里,路两旁的房屋大都是一层或两层高,黄墙灰瓦、深红色对开木门、花草掩映。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古镇的黄色基调来源于法式风格。房屋的一层被当地居民当作商铺,服装、绘画、手工艺品店自不必说,众多庭院式建筑的咖啡馆也应有尽有。在街上每隔不远就能看到一座中国人修建的会馆,修建者大多来自广东地区,有潮州馆、琼州馆、福建馆、广肇馆等。会馆门口的汉字匾额、雕梁画栋色彩鲜明的院落,无不让中国游客感到亲切。傍晚,家家户户点亮门口成排的棉纸彩灯,灯光不算明亮,但却温和柔美。顺着街巷走到街区靠近中部的地方,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中式拱桥上、小河边、船里也都亮起了彩灯,在温和柔美的光晕中,坐在路边花草为篷的咖啡馆里小憩,人们恍惚间感叹:“莫不是到了凤凰古镇、丽江古城?”
在岘港可以见到中国文化的印记。除了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越南的文明还与一个古老的王朝紧密相连。岘港作为古时越南占婆王国的首都,早在近千年前,已是占婆人的宗教圣地。在距岘港70公里的美山,占婆人修建了70多座印度教风格浓重的神殿、寺庙和佛塔。时过境迁,强大的王朝已经远去,在被人们遗忘了千年后,直到1898年美山占婆遗迹才被当时的法国殖民者发现,而那时的占婆古老文明只剩下20多座塔寺。岘港市中心的占婆博物馆,占地面积不过几百平方米。其中陈列着的就是从美山塔寺发掘出的代表占婆文化的雕塑、石刻。除此之外也再无他物。这些神明的化身多已经残缺,但每每经过它们的面前,人们仿佛还能听到诉说当年辉煌的低吟。
梦幻般的高尔夫圣境
会安古城、美山占婆文化遗迹、山茶半岛……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岘港古老而厚重的一面,而它又把自己最具活力而现代的一面用另一种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人文古迹和海滩适合喜欢“自由行”的人们。而兼容并包的岘港也为喜欢高尔夫运动的人们准备了一份厚礼。
因地理上的优势,岘港拥有着众多具有原始风貌的热带沙丘。而利用沙丘自然形态建成的蒙哥马利海湾球场(Montgomerie Links)就坐落在这里。高尔夫球欧巡赛常胜将军蒙哥马利把欧洲海湾球场的风格成功引入这里,球场内满布形态似花瓣的沙坑,造型前浅后深,雪白的沙粒幼细如粉,不时还会有水鸟悠闲地在果岭上散步。该球场的开发商Danao 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尔夫经营副总裁杰夫用“绝妙”二字来形容岘港的海滩,他感叹:“会安被定义为世界遗产,然而人们都忽视了它位于绝妙的海边沙滩,这样的地理特点为球场形成了调色板一样的彩色背景。我相信在这里的球手将找到爱尔兰或苏格兰的感觉———不过这里没有英国的寒冷天气,这里将是球迷梦幻的高尔夫胜境。”
与蒙哥马利海湾球场相隔不远,是由澳大利亚名将大白鲨诺文设计的岘港高尔夫俱乐部(Danang Golf Club)。与蒙哥马利球场不同的是,岘港高尔夫球俱乐部没有设置湖水障碍,而是利用了极多的沙坑和长草,风格粗犷。球场的设计极好地利用了其地理优势,球场上从不同角度都能欣赏南中国海。“在我们的球场挥杆对球手来说算得上是种‘磨练’,因为海风的缘故,球手每次挥杆要掌握的方向和力度都不一样。这种挑战也是对球手们最大的吸引力。”岘港高尔夫俱乐部销售执行陈幸娟说。
“岘港是离我们最近的、全新的境外海滨度假胜地。”中青旅相关负责人宋晓红介绍说。因为长期从事旅游项目的策划推广工作,宋晓红去过的旅游胜地不胜枚举。在众多的海滨度假胜地中,岘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拿人们熟知的三亚来比较,岘港的海滩几乎是原生态的,没有拥挤的人群,这种宁静私密的享受是非常独特的。从12月份开始,北京至岘港的直飞航线也将开通,飞行时间是4个小时,非常方便。对于喜欢去海边度假的人们,岘港绝对是个不错的目的地。”
当人们为繁琐的生活和疲惫的工作感到厌倦不知该逃到何处时,不如买一张直达岘港的机票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把永不停歇、犹如巨大机器般的城市抛到脑后,入住五星级皇冠假日酒店的海景房间,在700米长的酒店私家海滩散步,体验高尔夫球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样的经历应该算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岘港假日”吧。
一杯幸福的咖啡让生活慢下来
享受了酒店绵延数百米的宁静海滩,体会了会安古城的“身在异乡不是客”,领略了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风光,在岘港,我们还欠缺的就是玩味当地居民的慢生活。
“我们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我想这是因为人们的‘幸福感指数’很高的缘故。”团队的导游叫小霞,是地地道道的岘港人,温婉而美丽。“挣钱多或者挣钱少,我们都不太在乎。毕竟有没有钱,生活总是要继续。所以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小霞的家里有兄弟姐们共8个孩子,她排行第七。因为教育上的费用由国家负担大部分,所以她的兄弟姐妹都上了职业学校或大学。在岘港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学习的4年间,小霞还被交换到我国广西的一所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毕业后,她就在酒店负责接待旅行团的工作。问道小霞的收入时,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自豪地说:“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摩托车,而且不是本地生产的,是从上海进口的。”看来,小霞对自己的收入十分满意。
说到摩托车,这也是岘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特色了。和北京完全不同,岘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轿车的比例也就占到机动车的20%左右。每到下班时间,岘港算不上宽阔的道路上就出现了不知哪是源头、何处为终点的摩托车的洪流。这股夹杂着轻松与喜悦心情的洪流,除了在交通指示灯下会稍作停留外,会一直奔向前方,仿佛是奔向幸福的终点站。对于初到的游客来说,过马路的经历就没那么“幸福”了,除了严格按照交通指示灯停步外,在行的过程中,要遵照“干脆果断、见缝插针”的原则。
在小霞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家街边的咖啡店。与会安古城不同,岘港市区的咖啡店大多装修简单,除了招牌上有咖啡二字,其他的和大排档没有什么分别。而小霞带我们来的咖啡店,却是不多见的日式风格,在这个紧邻路边的小院里竟然还藏着一方小小的池塘。当我们坐在榻榻米上,一袭凉爽的和风扑面而来。“其实,越南也受到日本文化的许多影响,像这样的日式小店也不少。除了咖啡,一般还兼做简餐。”小霞说。
在岘港,最具特色的咖啡是滴漏咖啡。滴漏咖啡的做法不是用咖啡壶煮,而是用叫做“滴滴壶”的滴滤杯。饮用时,把咖啡粉放进滤杯,在滤杯下放上事先倒入了炼乳的咖啡杯,在开水倒入滤杯的同时,咖啡也就一滴滴滤进了咖啡杯里。滤好后搅匀,一杯带着特有酸酸香气和炼乳味道的咖啡就可以喝了。“越南最早是受法国人的影响才开始种植咖啡。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咖啡产业越来越大。人们也真正喜欢喝它。现在,街上咖啡店很多,每天三四点,人们急急忙忙结束手头的工作,就都聚到那里。慢慢喝着合几块钱人民币的滴漏咖啡,谈天说地,开开心心的,这就是生活中最大的享受了。”小霞告诉我们。望着街上小店门口停得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洪流是向着这个目的地去的。
品着杯中的咖啡,看着被阳光笼罩的小霞年轻而充满幸福的脸庞,我突然联想到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所写的《情人》,书中说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越南曾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而现今的它也不是“饱受摧残的面容”,而是用充满活力的姿态慢慢等待着它的明天。
越南岘港,无论漫步在它玲珑秀气的大街小巷还是水清沙白的海滩,总是有带着海洋气息的湿润暖风轻轻裹住你,阳光也总是很温柔,让人有种时间突然停滞在了某刻的错觉。当人们被工作的压力或生活的琐碎搅得心烦意乱时,不妨把岘港作为人生旅途一个私密的休憩之处,它会带你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时光。
聆听历史的低吟
岘港是越南中部最大的城市,面积1257平方公里,人口80万,一年中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把岘港评为人生必到的50个地方之一,并称其为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初到岘港,首先被推荐必须一逛的地方是叫做会安的古城。会安位于岘港东南部沿海。15—16世纪,这里是各国商人云集的地方、东南亚重要的商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会安被叫做“城”,但却没有城墙,倒不如说是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建筑连成的大型街区。大概是因为当时在此经商的商人们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并且他们都愿意把房屋建造成家乡居所的样子,所以会安的建筑就带有了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建筑特点。
会安的街巷里,路两旁的房屋大都是一层或两层高,黄墙灰瓦、深红色对开木门、花草掩映。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古镇的黄色基调来源于法式风格。房屋的一层被当地居民当作商铺,服装、绘画、手工艺品店自不必说,众多庭院式建筑的咖啡馆也应有尽有。在街上每隔不远就能看到一座中国人修建的会馆,修建者大多来自广东地区,有潮州馆、琼州馆、福建馆、广肇馆等。会馆门口的汉字匾额、雕梁画栋色彩鲜明的院落,无不让中国游客感到亲切。傍晚,家家户户点亮门口成排的棉纸彩灯,灯光不算明亮,但却温和柔美。顺着街巷走到街区靠近中部的地方,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中式拱桥上、小河边、船里也都亮起了彩灯,在温和柔美的光晕中,坐在路边花草为篷的咖啡馆里小憩,人们恍惚间感叹:“莫不是到了凤凰古镇、丽江古城?”
在岘港可以见到中国文化的印记。除了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越南的文明还与一个古老的王朝紧密相连。岘港作为古时越南占婆王国的首都,早在近千年前,已是占婆人的宗教圣地。在距岘港70公里的美山,占婆人修建了70多座印度教风格浓重的神殿、寺庙和佛塔。时过境迁,强大的王朝已经远去,在被人们遗忘了千年后,直到1898年美山占婆遗迹才被当时的法国殖民者发现,而那时的占婆古老文明只剩下20多座塔寺。岘港市中心的占婆博物馆,占地面积不过几百平方米。其中陈列着的就是从美山塔寺发掘出的代表占婆文化的雕塑、石刻。除此之外也再无他物。这些神明的化身多已经残缺,但每每经过它们的面前,人们仿佛还能听到诉说当年辉煌的低吟。
梦幻般的高尔夫圣境
会安古城、美山占婆文化遗迹、山茶半岛……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岘港古老而厚重的一面,而它又把自己最具活力而现代的一面用另一种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人文古迹和海滩适合喜欢“自由行”的人们。而兼容并包的岘港也为喜欢高尔夫运动的人们准备了一份厚礼。
因地理上的优势,岘港拥有着众多具有原始风貌的热带沙丘。而利用沙丘自然形态建成的蒙哥马利海湾球场(Montgomerie Links)就坐落在这里。高尔夫球欧巡赛常胜将军蒙哥马利把欧洲海湾球场的风格成功引入这里,球场内满布形态似花瓣的沙坑,造型前浅后深,雪白的沙粒幼细如粉,不时还会有水鸟悠闲地在果岭上散步。该球场的开发商Danao 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尔夫经营副总裁杰夫用“绝妙”二字来形容岘港的海滩,他感叹:“会安被定义为世界遗产,然而人们都忽视了它位于绝妙的海边沙滩,这样的地理特点为球场形成了调色板一样的彩色背景。我相信在这里的球手将找到爱尔兰或苏格兰的感觉———不过这里没有英国的寒冷天气,这里将是球迷梦幻的高尔夫胜境。”
与蒙哥马利海湾球场相隔不远,是由澳大利亚名将大白鲨诺文设计的岘港高尔夫俱乐部(Danang Golf Club)。与蒙哥马利球场不同的是,岘港高尔夫球俱乐部没有设置湖水障碍,而是利用了极多的沙坑和长草,风格粗犷。球场的设计极好地利用了其地理优势,球场上从不同角度都能欣赏南中国海。“在我们的球场挥杆对球手来说算得上是种‘磨练’,因为海风的缘故,球手每次挥杆要掌握的方向和力度都不一样。这种挑战也是对球手们最大的吸引力。”岘港高尔夫俱乐部销售执行陈幸娟说。
“岘港是离我们最近的、全新的境外海滨度假胜地。”中青旅相关负责人宋晓红介绍说。因为长期从事旅游项目的策划推广工作,宋晓红去过的旅游胜地不胜枚举。在众多的海滨度假胜地中,岘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拿人们熟知的三亚来比较,岘港的海滩几乎是原生态的,没有拥挤的人群,这种宁静私密的享受是非常独特的。从12月份开始,北京至岘港的直飞航线也将开通,飞行时间是4个小时,非常方便。对于喜欢去海边度假的人们,岘港绝对是个不错的目的地。”
当人们为繁琐的生活和疲惫的工作感到厌倦不知该逃到何处时,不如买一张直达岘港的机票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把永不停歇、犹如巨大机器般的城市抛到脑后,入住五星级皇冠假日酒店的海景房间,在700米长的酒店私家海滩散步,体验高尔夫球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样的经历应该算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岘港假日”吧。
一杯幸福的咖啡让生活慢下来
享受了酒店绵延数百米的宁静海滩,体会了会安古城的“身在异乡不是客”,领略了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风光,在岘港,我们还欠缺的就是玩味当地居民的慢生活。
“我们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我想这是因为人们的‘幸福感指数’很高的缘故。”团队的导游叫小霞,是地地道道的岘港人,温婉而美丽。“挣钱多或者挣钱少,我们都不太在乎。毕竟有没有钱,生活总是要继续。所以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小霞的家里有兄弟姐们共8个孩子,她排行第七。因为教育上的费用由国家负担大部分,所以她的兄弟姐妹都上了职业学校或大学。在岘港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学习的4年间,小霞还被交换到我国广西的一所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毕业后,她就在酒店负责接待旅行团的工作。问道小霞的收入时,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自豪地说:“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摩托车,而且不是本地生产的,是从上海进口的。”看来,小霞对自己的收入十分满意。
说到摩托车,这也是岘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特色了。和北京完全不同,岘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轿车的比例也就占到机动车的20%左右。每到下班时间,岘港算不上宽阔的道路上就出现了不知哪是源头、何处为终点的摩托车的洪流。这股夹杂着轻松与喜悦心情的洪流,除了在交通指示灯下会稍作停留外,会一直奔向前方,仿佛是奔向幸福的终点站。对于初到的游客来说,过马路的经历就没那么“幸福”了,除了严格按照交通指示灯停步外,在行的过程中,要遵照“干脆果断、见缝插针”的原则。
在小霞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家街边的咖啡店。与会安古城不同,岘港市区的咖啡店大多装修简单,除了招牌上有咖啡二字,其他的和大排档没有什么分别。而小霞带我们来的咖啡店,却是不多见的日式风格,在这个紧邻路边的小院里竟然还藏着一方小小的池塘。当我们坐在榻榻米上,一袭凉爽的和风扑面而来。“其实,越南也受到日本文化的许多影响,像这样的日式小店也不少。除了咖啡,一般还兼做简餐。”小霞说。
在岘港,最具特色的咖啡是滴漏咖啡。滴漏咖啡的做法不是用咖啡壶煮,而是用叫做“滴滴壶”的滴滤杯。饮用时,把咖啡粉放进滤杯,在滤杯下放上事先倒入了炼乳的咖啡杯,在开水倒入滤杯的同时,咖啡也就一滴滴滤进了咖啡杯里。滤好后搅匀,一杯带着特有酸酸香气和炼乳味道的咖啡就可以喝了。“越南最早是受法国人的影响才开始种植咖啡。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咖啡产业越来越大。人们也真正喜欢喝它。现在,街上咖啡店很多,每天三四点,人们急急忙忙结束手头的工作,就都聚到那里。慢慢喝着合几块钱人民币的滴漏咖啡,谈天说地,开开心心的,这就是生活中最大的享受了。”小霞告诉我们。望着街上小店门口停得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洪流是向着这个目的地去的。
品着杯中的咖啡,看着被阳光笼罩的小霞年轻而充满幸福的脸庞,我突然联想到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所写的《情人》,书中说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越南曾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而现今的它也不是“饱受摧残的面容”,而是用充满活力的姿态慢慢等待着它的明天。
2011-01-01发布拍摄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