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在拜罗伊特追寻音乐星光
来拜罗伊特(Bayreuth)看瓦格纳歌剧,与其说是欣赏文艺演出,不如用参加宗教仪式来形容。这座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北部的小城,每到七八月间,就会突然热闹起来,此时举办的音乐节,只上演瓦格纳的歌剧。想在这里看一场演出,已经不能用一票难求来形容,说这是世界上最难弄的票也不过分。
音符飘扬中的家族荣耀
早在250多年前,才华横溢的边疆伯爵夫人威廉明妮就把拜罗伊特建设成为了一座光彩夺目的文化艺术大都会,以至于举世闻名的音乐奇才理查德·瓦格纳和19世纪最辉煌的音乐家“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都被吸引到拜罗伊特定居。1876年瓦格纳修建完那座不论从建筑上还是内部音响上都举世无双的歌剧院并亲自主持了歌剧的演出之后,弘扬瓦格纳的歌剧就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伟大使命和事业,瓦格纳歌剧节也成为了世界音乐界的一大盛事。
每年7月25日,歌剧节如精确的时钟般准时开幕,全德国的政要人士还有世界各国的社会名流都集中在此,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瓦格纳的音乐剧。这时候拜罗伊特的大街小巷都因歌剧节而兴奋,游客则会像地道的德国人一样,在夏日的下午叫上一杯啤酒,惬意地坐在樱桃树下,听着现场乐队演奏的音乐,度过一段浪漫的时光。演出的场地——节日剧院能容纳1800名观众,按照今年共演出30场来计算,每年的音乐节可以接待5万多人次,尽管如此,仍然是供远远小于求。
拜罗伊特最耀眼的星光
你若抬头仰望拜罗伊特的天空,会看见一束光,那就是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所创造的歌剧形式不但征服了包括路德维希二世在内的众多听众,也让自己的名字从此成为拜罗伊特的代名词。第一次拜访这座城市的时候,一年一度的瓦格纳音乐节刚刚结束3天。然而游客散去,我反而得以更好地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新、旧宫殿门前几乎没有观光客,大教堂内部还在装修,甚至连瓦格纳故居里都空荡荡的。我一个人楼上楼下走了好几次,光线昏暗,配合一直没有停息的歌剧选段,不经意间回头就能看见描绘《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各个场景的绘画,挂在墙上发出幽暗诡异的光。
只有一张脸让人心动,那是属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俊美的国王是瓦格纳的狂热粉丝和赞助人。国王15岁时在慕尼黑皇家剧院首次欣赏到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从此成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大概是那些歌剧中人物内心的挣扎斗争和国王本人太像了吧,和触手可及的幸福失之交臂的痛苦让他和这些歌剧中的人物有着太多的共鸣。国王的痛苦无人能理解,那些矛盾和冲突唯有以歌剧的形式展现才可能被世人接受。然而巴伐利亚宫廷对音乐家之于国王的影响力十分警惕,最终瓦格纳不得不离开慕尼黑。
拜罗伊特音乐节
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音乐事业,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对路德维希二世经济上的依赖,瓦格纳萌生了创立音乐节的想法。在反复权衡后,瓦格纳决定在巴伐利亚北部小城拜罗伊特实现他的音乐节之梦。可是当瓦格纳和妻子柯西玛拜访拜罗伊特的剧院时发现,这座剧院的建筑设计无法满足复杂的舞台设计和庞大的铜管乐队——瓦格纳需要一座新剧院。此后经过3年的奔波,瓦格纳仍然没有筹到一分钱,他不得不转向曾经的赞助人路德维希二世,终于,在巴伐利亚国王的资助下,瓦格纳修建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剧院——节日剧院。
节日剧院自建成之日,就只上演瓦格纳一个人的音乐。它在大片丛林草地尽头的坡地上,在每年音乐节的那几周里,每个晚上都有无数虔诚的听众沿着这条倾斜的林荫道,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剧院。如果不是亲历,实在是很难想象在音乐节的几周时间里,拜罗伊特这座常住人口仅7万多人的小城是怎样一番人潮汹涌的景象。所有参加音乐节聆听歌剧的人们无不是盛装出席,男士们燕尾服加身,女士们则身着华丽的连身裙和带羽毛的帽子。然而想要得到节日剧院的一个坐席,需要提前将近一年的时间订票。此外,还需要留意的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分为四部:《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及《众神的黄昏》,四部分别在连续四个傍晚上演(周日休息),因此要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欣赏到完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是许多歌剧迷的梦想,然而实现这个梦想也同时是一个体力活啊,好在票价还是非常合理的,整部歌剧四天的票价和其他剧目一样,最贵的票价为280欧,最便宜的也有8欧元的站票。
我常在想,瓦格纳是何其幸福,不但拥有极高的艺术天分,也有一个“有权有势”甚至比他更热爱歌剧的支持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拜罗伊特何其幸运,这座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无比沉静的小城,会在夏天迎来最为耀眼的绽放。这让我想起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名句:你未见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此花一时明亮起来。(张 曼)
来拜罗伊特(Bayreuth)看瓦格纳歌剧,与其说是欣赏文艺演出,不如用参加宗教仪式来形容。这座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北部的小城,每到七八月间,就会突然热闹起来,此时举办的音乐节,只上演瓦格纳的歌剧。想在这里看一场演出,已经不能用一票难求来形容,说这是世界上最难弄的票也不过分。
音符飘扬中的家族荣耀
早在250多年前,才华横溢的边疆伯爵夫人威廉明妮就把拜罗伊特建设成为了一座光彩夺目的文化艺术大都会,以至于举世闻名的音乐奇才理查德·瓦格纳和19世纪最辉煌的音乐家“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都被吸引到拜罗伊特定居。1876年瓦格纳修建完那座不论从建筑上还是内部音响上都举世无双的歌剧院并亲自主持了歌剧的演出之后,弘扬瓦格纳的歌剧就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伟大使命和事业,瓦格纳歌剧节也成为了世界音乐界的一大盛事。
每年7月25日,歌剧节如精确的时钟般准时开幕,全德国的政要人士还有世界各国的社会名流都集中在此,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瓦格纳的音乐剧。这时候拜罗伊特的大街小巷都因歌剧节而兴奋,游客则会像地道的德国人一样,在夏日的下午叫上一杯啤酒,惬意地坐在樱桃树下,听着现场乐队演奏的音乐,度过一段浪漫的时光。演出的场地——节日剧院能容纳1800名观众,按照今年共演出30场来计算,每年的音乐节可以接待5万多人次,尽管如此,仍然是供远远小于求。
拜罗伊特最耀眼的星光
你若抬头仰望拜罗伊特的天空,会看见一束光,那就是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所创造的歌剧形式不但征服了包括路德维希二世在内的众多听众,也让自己的名字从此成为拜罗伊特的代名词。第一次拜访这座城市的时候,一年一度的瓦格纳音乐节刚刚结束3天。然而游客散去,我反而得以更好地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新、旧宫殿门前几乎没有观光客,大教堂内部还在装修,甚至连瓦格纳故居里都空荡荡的。我一个人楼上楼下走了好几次,光线昏暗,配合一直没有停息的歌剧选段,不经意间回头就能看见描绘《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各个场景的绘画,挂在墙上发出幽暗诡异的光。
只有一张脸让人心动,那是属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俊美的国王是瓦格纳的狂热粉丝和赞助人。国王15岁时在慕尼黑皇家剧院首次欣赏到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从此成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大概是那些歌剧中人物内心的挣扎斗争和国王本人太像了吧,和触手可及的幸福失之交臂的痛苦让他和这些歌剧中的人物有着太多的共鸣。国王的痛苦无人能理解,那些矛盾和冲突唯有以歌剧的形式展现才可能被世人接受。然而巴伐利亚宫廷对音乐家之于国王的影响力十分警惕,最终瓦格纳不得不离开慕尼黑。
拜罗伊特音乐节
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音乐事业,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对路德维希二世经济上的依赖,瓦格纳萌生了创立音乐节的想法。在反复权衡后,瓦格纳决定在巴伐利亚北部小城拜罗伊特实现他的音乐节之梦。可是当瓦格纳和妻子柯西玛拜访拜罗伊特的剧院时发现,这座剧院的建筑设计无法满足复杂的舞台设计和庞大的铜管乐队——瓦格纳需要一座新剧院。此后经过3年的奔波,瓦格纳仍然没有筹到一分钱,他不得不转向曾经的赞助人路德维希二世,终于,在巴伐利亚国王的资助下,瓦格纳修建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剧院——节日剧院。
节日剧院自建成之日,就只上演瓦格纳一个人的音乐。它在大片丛林草地尽头的坡地上,在每年音乐节的那几周里,每个晚上都有无数虔诚的听众沿着这条倾斜的林荫道,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剧院。如果不是亲历,实在是很难想象在音乐节的几周时间里,拜罗伊特这座常住人口仅7万多人的小城是怎样一番人潮汹涌的景象。所有参加音乐节聆听歌剧的人们无不是盛装出席,男士们燕尾服加身,女士们则身着华丽的连身裙和带羽毛的帽子。然而想要得到节日剧院的一个坐席,需要提前将近一年的时间订票。此外,还需要留意的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分为四部:《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及《众神的黄昏》,四部分别在连续四个傍晚上演(周日休息),因此要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欣赏到完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是许多歌剧迷的梦想,然而实现这个梦想也同时是一个体力活啊,好在票价还是非常合理的,整部歌剧四天的票价和其他剧目一样,最贵的票价为280欧,最便宜的也有8欧元的站票。
我常在想,瓦格纳是何其幸福,不但拥有极高的艺术天分,也有一个“有权有势”甚至比他更热爱歌剧的支持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拜罗伊特何其幸运,这座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无比沉静的小城,会在夏天迎来最为耀眼的绽放。这让我想起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名句:你未见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此花一时明亮起来。(张 曼)
2012-09-25发布拍摄于2018-03-14
签证
德国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加急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1)
签证
德国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加急
携程推荐
德国出境必备
WiFi电话卡
交通工具
外币兑换